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偏离和回归

2016-05-30金园园

亚太教育 2016年29期
关键词:偏离回归德育

金园园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的德育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理念、课程、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偏离,只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才能使德育回到正轨。

关键词:德育;偏离;回归

中国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和长期的农业型社会形态,在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然而改革开饭以来,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略显不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分析其危机,才能使道德教育回到正轨。

一、学校德育的偏离

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世俗化、利益化的过程,它割裂了人们之间先前的宗教和家庭伦理纽带,它使人将精力渐渐地放到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上。在这股负效应的浪潮之中,学校道德教育渐渐的偏离了其轨道。

(一)德育理念的偏离

在现代学校中,德育理念泛政治化现象十分严重,普遍重政治思想教育而轻视道德品质教育。不可否认,任何时期的德育都不能独立于社会政治的存在而存在,因此如果我们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道德品质教育,那么就会使德育丧失相对独立的地位,那么学生的品行就很难得到全而自由的发展。①德育理念泛政治化与长期以来我们对德育的错误认识有关,我们简单地将“德育”定义为政治教育,那么必然导致德育模式、方法的简单化,从而给德育理念泛政治化倾向推波助澜。

(二)课程设置的偏离

当下学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上课的方式进行的。它主要包括: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大学阶段的思修课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高中阶段的政治课被称为“小科”,其地位甚至不如同为“小科”的物理、化学。在大学阶段,德育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名称和直接载体,带着明显的教育意图,容易使学生产生压抑感,进而在情感上产生排斥感。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当下的德育课、政治课缺乏人文科学底蕴,形式主义十分严重。

(三)教材内容的偏离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思想政治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相比以往虽然当前教学内容中删除了繁杂、难度较高的部分,但是有些教材内容仍然相当落后,关于抽象的原理性知识过多,而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存性和前沿性的知识太少,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德育力倡的那些道德理念的认识不足,难以把握其本质,更难做到普遍接受和自觉内化、吸收。它将生动形象的现实生活变成了灌输和说教,将实用的道德规范变成干巴巴的抽象概念,这直接造成了学生上德育课积极性降低。这不仅降低了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还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

二、学校德育的回归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社会转型期对人的创造精神和主体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能力。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应更注重激发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的德育教育者就应该转变“目中无人”的德育理念,不能只关注我们所要传授的道德规范,而不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②只有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发展其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才能堪称为是成功的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应注意到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育者,而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则是引导学生做一个积极向“善”的人。

(二)构建隐性的课程体系

要加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就必须积极构建相关的隐性德育课程体系。首先,注意认识性课程中潜藏的德育。教育者可以将各个学科中“无形”的德育材料同“有形”的德育因素结合起来。其次,积极挖掘活动性教育课程中隐藏的道德因素。由学生独立选择和自主设计其喜爱的实践性活动德育课程,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精神,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道德全面的发展。最后,注重教育环境中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室布置等空间方面的隐性课程;公平竞争等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学风等文化方面的隐性课程,以上教育环境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更加注重。

(三)传授以生活为本的课程内容

所谓以生活为本,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在人类社会早期,道德教育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出现的,它主要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进行的,但随着教育的专门化,道德教育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它开始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在理解课本中的抽象概念、体系、符号的基础上,并将它背诵出来,参加专门化的考试,只要通过考试就算完成了该学科的学习。但这种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因而难以被学生真正接受。因此当前的课程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如与学生的经济生活、社会交往生活等密切联系,设置相关的课程,使其对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所帮助,并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注释:

①殷赪宇.试论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与变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0(2):63-67.

②刘志山.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3):136-140.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2]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04(6):134-135.

[3]赵勇,张典兵.论德育理念的内涵,分类与建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9):5-8.

[4]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37-42.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偏离回归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