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画是儿童的图像作文

2016-05-30马小林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赞美想象绘画

马小林

很多孩子都喜欢绘画,他们画天、画地、画小鸟、画小鸡等等他们所喜欢的东西。喜欢用一支笔在纸上自由的描画,这是因为孩子把它当做一种游戏,在游戏的氛围中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用画笔以特有的方式,将自己特有的观察和想象倾泻在纸上,表现出特别的美,体现出极大的自主性。他们用一种急切的目光去观察着周围的世界,把它们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父母是孩子绘画的最先欣赏者,是孩子绘画兴趣的呵护者。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许多成人和家长在指导和评论幼儿的作品时,往往会走入一种误区,经常会在儿童美术作品前听到这样的评价:“你怎么跟教师画的不一样呢”?“你画的是什么呀,方不方正不正的乱七八糟。” 这些评语会在无意中大大挫伤孩子绘画的积极性,使他们情绪低落,对绘画失去兴趣。

一、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画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不但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和爱好,还要真正了解孩子每一幅画绘画的意图。孩子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喜欢的一切都画在纸上,在画中展示他们的欢乐和向往,体现他们纯真的童心世界。也许他们的绘画手法非常稚拙,展现出的作品也总是合情不合理,与家长们的审美经验也互不一致。这样就需要家长们学会去理解孩子们的画。面对孩子的作品,不要贸然简单地下结论。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让他们讲一讲画中的内容和故事。这画的是什么、那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时我们会听到一个个美妙动听、富有想象的童话故事,它会把你带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从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思维和梦想,带着一片童心去欣赏他们的智慧,与他们分享从中得到的快乐,领会画中的情趣所在。

弗兰兹.西泽克曾经说过:“五条腿的兔子或很多轮的汽车,简直就是很好的作品”。也就是说评价儿童的画,绝不要以色系、透视比例、合不合理、科不科学、象不象等来制定标准。因为“合情不合理”的儿童画正体现了孩子们的大胆与可爱,这也正是许多画家所羡慕和追求的另一类艺术境界。现代美术教育家甘立维补充说:“画画是儿童的‘图像作文,也是一种经营能力锻炼,让孩子学习办事的整体协调能力,培养耐心和信心”。因此,我十分注意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二、激励评价——呵护绘画激情和创意

赞美的语言会激励儿童的绘画欲望。但是不恰当的赞美不但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还会使他们失去绘画的兴趣。当孩子们把刚刚画好的画拿给你看时,总是用几句类同的语言去赞美他们:“画得不错!太好了,你真棒!”这样千篇一律的话语,听着好像是在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其实它毫无实际效果。如果,孩子们在一次绘画中用了很新奇的方法或有个很奇妙的想象,而你却根本没有发现,不管画得好不好,总是这样赞美他们,孩子们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从而失去再画画的兴趣。

如果能具体地告诉孩子们每一幅作品中,你认为哪里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倾听孩子们的介绍和诉说、了解孩子的创作想法、与孩子一起讨论画中哪些地方画得主题突出、鲜明,哪些地方色彩艳丽、清晰等等。这样,孩子不但从你的赞美中受到了鼓励,同时还很好地呵护了孩子们的绘画激情和创意。

我们在看到孩子的作品时,要对作品中表现出的宝贵想象力、创造力给予肯定、赞赏,充分肯定孩子的成绩,正确评价孩子的想象,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丰富的联想,才能让孩子们可贵的想象之花开得更灿烂,让孩子们的创造欲望越来越强烈,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三、树立信心——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上比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种角度去欣赏的时候,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我看到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实物相差甚远,有时还遭到同学的嘲笑。他害怕上美术课,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于是,我给他看了一张“凡高的自画像”。于是,那个孩子自信的举起了自己的“印象派”,这至少是个好的开端。

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四、灵魂的塑造者——教师

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当我们回顾两岸三地的教育方式时,都会感到死记硬背的痛苦,更不会忘记它所伴随的被罚经历,相比之下美国式的启发思维教育让孩子们获得自然而健康的成长。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美式教育是纯粹的天才式教育,这意味着那些不够天份的孩子被无情埋没掉,只有最优秀的孩子能得到最好的培养资源,相比之下中式传统“秀才教育”能够确保让那些天份不足的孩子们分享较多的资源。做为华人父母如何进行明智的取舍与选择至关重要。

在这里用几个实例说明这种选择的重要性。少年儿童的审美培育是各科目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美术培养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是个关键,这在当代各行业杰出人才中体现得尤其突出。在我们所熟悉的有名文化人物中,古代有王维和苏轼,现代有李翰祥导演、徐克导演、张艺谋导演都有美术专长背景,当今中国思想界名家陈丹青更是画家出身。

猜你喜欢

赞美想象绘画
远离否定式赞美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赞美胡子(共4则)
多一句赞美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