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感受与个性展示

2016-05-30高纯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领唱龙船小球

高纯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培养普通公民性质的教育。既然是基础教育,就要面向全体公民,面向全体学生。随之而来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应该是基础教育的性质,而不是专业音乐教育的性质,更不是要培养音乐家。因此,音乐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同一个艺术作品,没有任何人的反应是完全相同的,或从作品中获得相同的“意义”。也就是说,人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潜能是具有差异的。雷默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人的感知越敏锐,在作品中的发现也就越细微,对作品复杂性的理解也就越深刻。那么,他的反应也就是成熟、敏锐、复杂而深刻的。

音乐审美教育实现的本质途径就是以听赏方式为主的音乐欣赏活动。在听赏教学中,我既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感受又注重个性发展的个性展示。基础感受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集体体验活动,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运用肢体动作或者道具辅助有意识、有层次、有分析、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实践活动,是面向全体的基础能力的培养。个性展示是指学生对聆听作品有所感知、感悟后,以个人参与、自由组合、小组合作等形式,发挥想象、即兴创编、合作表演的实践活动,是注重个性发展的体现。回顾我的教学实践,重温那一幕幕精彩画面,谈谈我在听赏教学中,如何既注重面向全体又关注个性发展。

【课例一:管弦乐《打字机》】

(一)基础感受

《打字机》是一首速度较快的三段体,富于音乐节奏急促的击键声、满行预告的铃声、倒回机头的倒机声,在乐曲中不断出现,给人紧张、活泼而又略带滑稽的感觉,受到学生的喜爱。主题旋律出现三次,细微间稍有变化。教师设计聆听图形谱,从主题旋律的前四个乐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聆听A1时感受击键声、铃声、倒机声的出现,借助动作:击键声——打字动作、铃声——双手五指张开、倒机声——单手画半圆参与感受,直观的动作让音乐的聆听看得见。A2部分依然紧扣主题旋律的前四个乐句来感受,其第四句句尾是没有出现铃声,随后进入齐奏,先上行后下行问答式的旋律短句富有特点,学生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做旋律线走向。A3部分的音乐素材与A1相同,只是音乐长度缩短了,是A1部分的变化再现,感受动作相同。通过动作的体验,学生自然而然地明了了乐曲结构。

(二)个性展示:

镜头一:一个个头不高的小男生举手问道:“老师,我可以表演移动的打字机吗?”回答是肯定的。他快步走上前,在引子部分静止,用行走的急促步伐表现击键声,用轻松的跳跃感受铃声,用身体的左右晃动来表现倒机声。

镜头二:三个平时活跃的男生自告奋勇要用《打字机》的音乐表现《斗舞》的场面。当我还摸不着头脑时,音乐响起来了。他们在乐曲的引子部分做着热身动作,清脆的击键声出现时,一学生立即随音乐舞动起来,干脆利落的街舞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铃声响起,他们用简单的手势指示下一位斗舞者表演。激烈的斗舞场面一下子吸引住所有人的眼球,大家都屏住呼吸,生怕遗漏精彩的画面。(见图片一)

镜头三:有四位女生她们选择吸管、小球作为表演的道具,在两人一组的造型中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手持吸管的学生,用吸管敲击小球,表现击键声。铃声响起,她们随之跃起,学生的表演灵动、有序,足见音乐已在她们心中扎根。(见图片二)

镜头四:一学生搬来教室里的塑料小凳子和纸箱,开始了他的即兴表演《公司里的打字员》。A1部分击键声音乐他认真地打字,铃声响起来,他开始繁忙工作,情绪有些急躁。A2部分先上行后下行问答式的旋律走向,他随音乐上下走动,烦躁的情绪继续升华,抓耳挠腮、抽闷烟、冥思苦想。A3部分他在闷思后,突然柳暗花明,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继续愉快地工作。富有情节的表演,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情,获得了老师、同学的称赞。

【课例二:管弦乐《青蛙音乐会》】

(一)基础感受:围绕演奏乐器小提琴及小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设计

演奏乐器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歌唱的动作,随着音乐做出反应,提醒学生注意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达到一致,这是运用肢体动作的感受。然后分发吸管,启发学生运用吸管模仿小提琴演奏。当听到青蛙歌唱时,教师要求随音乐敲击吸管,敲击吸管的音量不大,全班学生一起敲击如同身临其境听到青蛙在合唱。加入道具辅助感受,增添了学生聆听的兴趣。最后,启发学生:“这段优美音乐是小青蛙在音乐会中表演什么节目?”“跳舞”请学生随这部分音乐舞蹈。学生在“静听”、“静动”中准确把握乐曲节奏,感受乐曲的重复与变化。(见图片三)

(二)个性展示:

其一:请个别随音乐即兴表演小青蛙在音乐会中翩翩起舞。

其二:各小组合作即兴表演,可以是纯肢体动作的表演,也可以是纯道具的表现,还可以是动作与道具辅助相结合的表演,同时教师还提供了蛙鸣器也可以使用。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体验活动,人人有机会来展示、来表现,符合低年级学生热于表现的特点。(见图片四)

【课例三:领唱 齐唱《划龙船》】

(一)基础感受

《划龙船》这首歌曲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相吻合,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给人带来豪放的感觉。初听时用手指头感受歌曲领唱与齐唱,领唱用食指表示,齐唱用手掌挥舞来感受。接着出示齐唱歌词,让学生一起唱齐唱部分歌词。再给出第二段歌词,在演唱中进一步加深印象。随后进入肢体动作感受,每小组同学排成划龙船的队形,听到领唱踏着整齐的步伐往前行进,齐唱部分原地划龙船。

(二)个性展示:可自由组合进行个性化的表演

镜头一:几位女生自由组合,排成一艘龙船状,领唱时集体做敲鼓动作,齐唱时做划龙船动作,虽然动作设计简单,但整齐划一,给人浑然一体的整体效果。

镜头二:有一个小组的表演,要求用小球进行表演,他们拿着小球,在领唱部分两人面对面碰击小球,齐唱时持小球划船,五颜六色的小球,加上整齐的动作,一幅赛场上你追我赶、敲鼓声、呐喊声此起彼伏的画面展现在面前(续)。

猜你喜欢

领唱龙船小球
粤北龙船歌研究
新年新春新开头(领唱与合唱)
献辞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