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额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2016-05-30胡兴海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段学科方案

胡兴海

语文学科的探究学习活动是一项综合性语文活动,要经历“确定探究主题、制订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这样的四个阶段。各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一、帮助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

探究性语文学习活动的主题设计,不是先决定老师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而是先要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因此,探究的主题、设计要注重来自学生的问题。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第一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段),“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三学段)。这就为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阶段,其探究主题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生活诱发式

大千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纷繁复杂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自然、社会及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诱发中产生探究的主题。例如:煮熟的饺子为什么会浮起来?风筝什么能飞上天?为什么学生的负担还是那么重?为什么闹市区衣衫褴褛的乞丐形形色色、真假难辨?校园里的垃圾从何而来?

2.课堂拓展式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例如,一位老师在教《麻雀》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是不是所有的动物在自己的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都会不顾一切地救孩子呢?”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争论不休。于是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确定了“动物妈妈和孩子”的探究主题。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确定语文探究学习主题的意识;其次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让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3.学科联系式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确立探究学习的主题时,必须打破僵化的学科框架,让学生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发现探究学习的主题。例如,在教学描写“春天”的课文时,可以沟通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的横向联系,围绕“我爱春天”这个主题,让学生呤诵描写春天的诗文,欣赏描绘春天的画卷,歌唱赞美春天的歌曲,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又如,可以将语文教材中的《赵州桥》,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常识教材中的《桥》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确立“桥的畅想”这个探究主题,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与结构特点,明白拱桥、拉索桥、引桥的力学原理,运用泥塑、绘画等多种形式塑造想像中的大桥。通过对“桥”的多角度畅想,让学生感受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培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动脑创造能力。

我们在学生确定探究的主题时,除了要教给学生有关如何寻找主题的方法外,还必须考虑主题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也就是说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探究,引起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制订探究学习的方案

探究的主题一旦确定下来,接着,教师要学生学会制订学习方案。对于探究性学习方案的制订,根据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扶”为主,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生主要以“放”为主,扶放结合。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一项探究性学习的方案大致包括:项目名称、研究人员、研究目的,探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制订探究性学习方案,可以增强研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这种综合性的学习项目,适用于第三、四学段的学生,一般一学期安排一次或两次为宜。

三、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方法

学习的方案确定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这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体部分。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体现以下三点:

1.主体性

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调查、访问、记录、参观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外界环境,感知外界事物,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协商解决活动中的冲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发现科学的结论。

2.合作性

综合性的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通力合作。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3.实践性

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要面向现实生活,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克隆技术、信息工程等方面,确定一个探究的主题,制订实施的可行性方案,深入实际,搜集材料,整理分析,进行研究、加工。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横向整合式。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选择学科之间的知识连接点作为主题内容,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将所有涉及到的学科知识放在同一个平台上,然后围绕探究主题将这些零碎的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是纵向递进式。就是围绕主题,抓住主题中的核心内容,向纵深推进和展开。这种方式要求主题综合性强,主题的整合程度高。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获得感性的体验,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探究的成果

探究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要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交流的目的不是评判探究成果的多少与优劣,而是创造一个真诚倾诉和启迪思维碰撞的机会。通过交流,分享他人的探究成果和心得感受。交流成果的内容,不仅包括物化的研究报告、改革建议、图片资料等,还包括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心得体验。例如,在探究过程中曾遇到过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克服困难后内心感受怎样,等等。另外,在交流时,可以对某小组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或建议,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反思的过程。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4】 GHBO802

猜你喜欢

学段学科方案
【学科新书导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超学科”来啦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