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契机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6-05-30刘颖王祖星李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8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辅导员高校

刘颖 王祖星 李辉

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推行和实施是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教育管理水平,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现场考核与平时工作相结合,将比赛感受与赛后提升相结合,全面提升辅导员学习、创新、管理、科研、沟通能力。

关键词:高校;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21-0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是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无论对高校、辅导员,还是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不仅给高校辅导员提升个人素质提供平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辅导员队伍工作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因此,发现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契机,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研。

一、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意义

(一)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通过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搭建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积极调动辅导员学习和工作的创造性、主动性,加强敬业精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打造一支工作实践能力强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面考查和提高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1.职业能力大赛是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的重要途径。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可以使辅导员亲身体验以往工作中没有接触到的内容,为其学习以及锻炼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提供直接感受的机会,提供培训和实际工作不能完全企及的实践条件,迅速帮助年轻的刚入职的辅导员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2.职业能力大赛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三化”的有效措施。随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逐渐推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之路已经成为学生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以往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因缺少实际应用以及展示的渠道,经过职业化和专业化培训后,所学知识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的应用,也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印证培训的效果。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充培训中出现的不足,同时也为辅导员提供了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更好地促进了辅导员队伍“三化”水平的提升。

二、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内容和形式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赛制和题目内容,紧密地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相关,经过归纳分析,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知识、班情熟知、主题班会、主题演讲、情景案例等比赛项目,以上环节做到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融合统一。通过参加比赛,使辅导员意识到注重日常工作中的实践能力是较为重要的,如思维判断、工作方法、语言组织、文字使用、新媒体运用等。

1.基础知识。比赛形式一般是书面闭卷考试,重点考核辅导员在处理学生工作时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及掌握和理解程度。在实际的比赛中,有部分辅导员体现出“重实践、轻理论”的表现,虽有着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流程和实施方面对答如流,但在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时事政治方面却较为欠缺,这也提醒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

基础知识测试的重要,意味着辅导员有夯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三化”的最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是向着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发展的,而是涉及时事热点话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也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学习。

基础知识中增加微博写作,目的是在对辅导员运用网络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与写作水平进行考核,一般采用个人微博、微信模拟发布的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将微博写作融合于实际工作中,在虚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上获得主导权,是对辅导员的工作方式提出的新要求。

2.班情熟知。对所管理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十分熟悉是高校辅导员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基本条件。此环节主要采用电脑展示的方式进行,为了增强比赛的可观赏性,将枯燥的学生信息通过电脑平台,展示“大海捞针、鱼目混珠、描述定位”等三个部分。班情熟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经由屏幕随机抽取展示的学生照片,由辅导员通过照片提示,回答学生班级、姓名、专业、性别、政治面貌、民族、担任职务、宿舍号、宿舍其他成员姓名(至少说出3个)、家庭住址、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情况、奖惩情况、兴趣爱好等内容。重点考核辅导员对班级每一位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情况。

3.主题班会。此环节中,要求辅导员以平时工作中接触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内容,自由设定主题,班会体现的观点要鲜明突出,有完整的班会结构,与学生要有充分自然的互动,结合所带学生专业和心理特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教育学生的目的,具有现场性、互动性、团体性等特点。利用辅导员在主题班会的组织过程,充分展示其在班集体、团支部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教育指导作用和工作能力。

在主题班会环节,辅导员更多地注意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理念的指引下,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注意转变过去单纯命令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性地满足学生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规律,以小见大,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4.主题演讲。此环节由述职演讲和即兴演讲两部分组成,考核辅导员逻辑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述职演讲主题为依据本人岗位职责要求,总结检查自己在一定期限内所做的工作;即兴演讲采用参赛选手现场抽取演讲题目,根据所抽题目组织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做准备后,随即进行演讲。主题演讲需要辅导员平时加强表达能力的锻炼以及逻辑思维的缜密性,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既有对个人工作的思考和感悟,又有对日常管理的总结和凝练;既有热情洋溢的感情抒发,又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充分展现了辅导员群体青春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5.情景案例。主要内容有学生宿舍矛盾、心理疏导、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危机的化解、群体事件的预案及处理、指导学生干部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教育违纪学生、与用人单位和家长沟通等学生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模拟处理。情景案例试题以文字描述的方式呈现,参赛选手抽取一组两个案例,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指定的一个案例做准备,然后进行做答;在对第一个案例作答完毕后,对于抽取的另一个案例,现场观看后立即作答,考核辅导员在平时工作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反应、果断、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随时面临着各种突发状况,情景案例考核辅导员的现场反应和迅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日常积累、不断磨炼出来的真功夫。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旨在以赛代练、以赛代训,逐渐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融合了学习、管理、科研、沟通、创新能力为一体的系统工作,这些内容都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基础。

1.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激发了辅导员学习能力。比赛前的准备阶段是一个知识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赛前的积极准备和实践,加强辅导员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通过备战比赛,促使辅导员更加深入精准地学习和了解了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相关常用的文件、政策及规章制度,着实有效地提高辅导员对政策的把握和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因此,职业能力大赛是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赛前准备的过程既是参赛辅导员总结工作经验的过程,也是辅导员自我强化、提高专业素质的过程。

2.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提高了辅导员创新能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首先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最基本的理论的积累、发展和创新,只有自身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为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实践、培育人才做好准备。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这个平台的建设,指导辅导员需要用自己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授学生知识,还包括自身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带动学生学习的能力。

3.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提升了辅导员管理能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要求辅导员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和实质,准确到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理性分析判断;能参照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等对特定的案例进行处理和解决,做到程序合法,分寸得当;开阔思路,实用、科学、灵活使用各种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4.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促进了辅导员沟通能力。辅导员工作的主体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进而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学生工作相关事务的处理过程中,要求辅导员能较好地与不同的管理主体进行交流,要与学校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在培养自身沟通能力的同时,更好更快捷地为学生群体服务。

5.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提高了辅导员从事科研能力。搭建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科研平台,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训练和研究能力,提升辅导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引导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理论研究,形成工作特色,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科研能力较强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工作中善于思考总结,能够发表高水平的思政类的科研论文,实现学生工作由问题处理、经验交流向科学研究的转变。

四、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思考和展望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作为一项高等教育中从国家到地方高等院校制定的重要举措,夯实强化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及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而提高高校学生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几方面问题。

1.重视力度有待加强。有部分高校仍存在着未能真正切实理解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内涵的问题,部分高校及辅导员自身,对大赛认识程度不够,个别学校不进行初赛,直接指定或拼凑人员晋级复赛,部分高校缺乏管理监督,导致大赛的部分赛事流于形式,未能普及到全体辅导员。另外,有部分辅导员对学校组织的职业能力大赛重视程度不够,对比赛时间安排要求等存在不满意情况。

2.组织模式有待转变。纵观目前大赛的组织模式,基本上都是由教育部、省市、高校等主要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组织实施的,辅导员在同时负责繁重的日常工作的情况下,还要作为参与者,分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比赛,不少辅导员明显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缺乏自觉意识。另外,在以后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应增加专家评委在比赛过程中的现场点评和指导等环节,让参赛和观摩的辅导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还应加强调动辅导员积极参赛的自觉意识,转变被动参与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辅导员主动参与的意识,实现辅导员主动要求展示自我的“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从而实现上下联动,这才是实现深入开展职业能力大赛的必由之路。

3.完善内容精细化。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虽在形式上非常丰富,在内容上也较为全面,但操作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亟需进改进完善的地方,例如:比赛程序安排、评分标准细则、学生相关环节的参与度、评委的组成及集中评审带来的审美疲劳等,这些方面都存在提升完善的空间。形式上可以增加现场提问、多方辩论等方式,这样可以不断地充实比赛内容,将这一平台打造成在辅导员群体中最为专业化的展示平台。

4.提高师生互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是为学生工作服务,学生工作是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因此,学生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另一主角,学生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应是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数。目前,职业能力大赛过程中,辅导员缺乏与学生在赛场的有效互动,缺乏学生的直接参与,学生仅仅成了观众,因此,在安排比赛之初,应该考虑到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比赛效果。学生参与的形式可以根据比赛内容的设置进行安排,或为参与者,或为扮演者,或以打分评委的身份出现。把辅导员在比赛中与学生的互动程度和效果,以及辅导员日常的学生工作表现,作为比赛评分标准之一,这样既使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走向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也同时完善了评分标准体系。

5.合作性有待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应注重合作,不能局限于本学校内部,要有“走出去”意识,加强全面合作,在规模上扩大辅导员能力大赛。合作包括校际合作,优势互补;院内合作,突出团队、协同合作。在赛事的设置上,应着重突出团队合作理念的比赛项目,这样既能检验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同时还为辅导员队伍提供了一个团队协作展示的舞台。

6.扩大影响力。在辅导员队伍内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影响力显著,但由于大赛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他部门的影响则微乎其微,想要提高比赛的影响力,除了进行常规化实施,还须重视职业能力大赛影响力的扩散,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位。从长期规划来看,各部门应将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打造成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在校内加以宣传和推广,增强其在专业教师队伍和其他管理行政部门的影响,真正做到提高辅导员岗位和职业认同度。

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意义已绝非赛事本身,而是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展现了辅导员职业风采和高校的育人效果,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辅导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张丹.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在其职业发展中的作用[J].师资建设研究,2014,(32).

[2]李南.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调查与分析[J].潍坊教育学校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辅导员高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