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享语文教学的乐趣

2016-05-30吐尔逊古丽·亚合甫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常识性知识性题目

吐尔逊古丽·亚合甫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一篇课文老师读完后,学生听了深受感动,而老师又再分析,学生就觉得乏味了。很多学生都说过类似的话,他们爱看书,但对上语文课不感兴趣,尤其是不喜欢课文分析。长期以来这种分析课文的教法如果没有改进,语文科将无法博得大部分学生的好感。可是语文书毕竟不是文学作品选,更不是为迎合学生口味的无需分析的题材。对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结构等等,教师通常不能按自己的意愿随意发挥,同时还要不断设计些问答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可这绝不能说已交给学生学习主动权,作为教师也是被动地用固有的框框套套来对号入座的,从某个角度看语文教学活动,师生双方都显得很被动。

怎样才能让师生共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呢?

众所周知,凡被选进课本的文章,都把思想性与艺术性摆在首位,所以语文教学中的分析课文似乎就不可避免了。教学中如果能够理解分清语文科内容的知识性和常识性的区别,统一规范界定主观题目与客观题目的范围及其比例,重点突出知识性内容和客观题目的份量,那么,语文教学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这样师生双方都很有成就感,教学会变得积极互动,并且都能从中感悟到是在分享一种收获的乐趣。

语文基础知识的分类有多个标准,一般用“ 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的常见标准来划分,这六个方面中只有文体常识属于常识性的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恰恰偏重讲解这方面的内容,它所指的是与课文相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和历史评价等等。有的老教师以此为专长,甚至还会加进许多趣闻轶事来显示其知识的丰富,或许有的学生佩服感慨,但也有学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清楚英特网上的知识更渊博。这些常识性内容不但可以不讲,甚至还要鼓励学生踊跃上网查询,各自积累更为详尽具体的资料。关于篇章结构等该怎么归类很值得商榷,同一篇课文的结构划分常有不同的答案,这本不存在着正确与谬误问题,而是各自立足点的不同。叶圣陶先生写的《 多收了三五斗》的内容结构曾引起争论,后来他本人赞同一位青年教师所作的划分:则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像这样课文结构的分析,没有唯一明确答案,似乎可以只作为文体常识来讲解。如何阐述具体课文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以及对其正确评价——通俗讲是指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些同样也可以归

为常识性内容。比如朱自清先生的《 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中心,有的说是描绘荷塘的朦胧秀美,有的却说是表达思想的彷徨苦闷。传统语文教学对中心思想有现成统一定调,不必探讨与商量,跟当今流行的多元文化观是相悖的,暂时不论孰是孰非,姑且让学生以一种中心为主,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多个角度加以发挥。要分清语文具体内容属于常识性的,或者知识性的并非难事,简言之,一听就懂,过后易忘的是属于常识性内容,除此之外便是知识性内容。仔细甄别判断的过程往往是乐趣涌现的过程,语文授课的重点应该放在知识性的内容方面。可常识性与知识性也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在语文试题中,主观题目多为常识性的内容,客观题目多为知识性的内容。要让学生学语文时能自觉认真刻苦钻研,教师就要重视对语文客观题目的设计,有的语文课文后的练习还是主观题目较多,这些主观题目虽经学生独立完成,但互相交流时不能得到相似的正确答案,故他们感到心中无底,以致于觉得学语文很乏味。配套练习册显然弥补了课本的不足,增加许多客观题目,却又往往脱离课文的

内容,其实完全可以将练习册与课本合二为一。至于如何界定主观题目与客观题目的范围及其比例,可以凭各人的经验去大胆处理。每当经过辛勤劳动得到大小不等的收获后,自我陶醉的满足便在其中了。

要重点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知识性以及客观题目的份量,我们可先给不同的知识点加以定位,这像纲与目,或者说干与支的网络结构,但应知不同的划分标准得到的是不同类的知识点,彼此之间呈交叉关系。如果每篇课文各自从若干个知识点分别去讲授,这样,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相同的内容,就有较多的客观答案。比如讲词语、句子可以联系语法或者修辞,讲复句的语法关系有的还可以讲几种修辞格,讲论证方法可比较说明方法等等……,一般而言,相同的文字用不同的知识点去归类,就得到不同的解释。试用这样的方法去讲授课文,学生普遍认为收效很大,逐渐懂得将几种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知识面。知识点的选定也是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篇课文所能提供作为典型的基础知识试题的素材毕竟有限,并且各人所选用的角度也是各不相同,当今语文教师大都按自己的理解单独处理,然而,各人的能力水平是有差距的。为了让我们语文课文后面的练习编得有梯度,显得科学严密,应按重点难点的不同要求,规范出不同层次的基础知识练习题,汇总成不同题库,期考的语文试卷可按需从这些题库随机抽取。目前语文课后练习的那些主观题目,教师如果不看教参去独自完成,扪心而言,有几位能够答得完整?更不用说学生了。论学科的情感趣味等方面,应该说数理化更枯燥,而学生对数理化这些科目,除了成绩不好基础太差的少数以外,大多数都钻研得如痴如醉。一方面数理化题目有较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有较强的知识性,要是我们的语文练习题能像数理化一样,学生应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后,可以得到客观统一的答案,一旦做到了这一点,相信语文将比其他学科更容易吸引学生,让他们心不烦,学习的兴趣更浓。

也许有人担心只练习基础知识,学生语文水平会下降。其实这是多余的,在此并不排斥传统教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此要讨论的是如何让语文教学更加有趣,更吸引人;并且也想指出语文考出好成绩的并不能代表他作文水平高,而语文成绩不怎么好照样可以写出好作文来。

猜你喜欢

常识性知识性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小学生计算题常识性错误情况分析
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知识性与素养性
语文常识性课文教学探微
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尝试
追根求源
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