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在何处 问出精彩

2016-05-30严燕文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加减法分母考点

严燕文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数学学习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纵观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教学情景:同学们对于某某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对于这一提问同学们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老师们我们扣心自问,同学们真的都懂了吗?他们根本就是顺口溜,随便一答,根本就没有经过大脑认真的思考一下,回忆一下,平时也没有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在一定的意义上,教师的提问最终是为了学生善疑会问,而教师的善问则是学生会问的前提。那就要通过教师提问、示范、指引和潜移默化作用,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主动问并积极解决问题。那应该怎样问?问在何处?

一、在知识的重难点处问,展现学生思维火花

教师的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知识的重难点对其进行深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问题集中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为提高课堂效率而服务。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先探究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然后提出一个问题:看到这个公式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一同学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最后为什么还要÷2?我们班的数学女王回答说:因为我们刚才使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要÷2。这时我们班的数学王子马上说:我有不同意见,刚才叶闻有一点没有注意,应该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它的不行。到底是不是像他说的一样呢?于是我打铁趁热电脑演示两种不同的情况: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②任意两个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略)

又有一个平时成绩中等提出一个问题:底×高是求什么呢?于是我们班的评讲员有模有样走上黑板,指着黑板的图形解释说底×高是求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2就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问答、演示很深刻的让学生记住了这节课的重难点,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底×高是求什么呢?最后为什么还要÷2?

通过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提问,让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知识,还能加深印象,更能展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并能极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知识的生长点处问,勾起学生思维火花

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清楚每一节课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而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找问题就要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勾起学生的回忆。

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上课依始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图略)

同学们看着黑板的板书立马就能回答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一看前面学习了什么?同学们翻开书本很容易的回答出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分、约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接着我又抛出第三个问题:你知道编书的人为什么这样安排知识的前后顺序吗?同学们看着书本想着知识的来龙去脉很快就有同学发现了说:分数的加减法有的是同分母的,有的是不同分母的,而学习通分和约分后就能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听了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不由自觉地给他点了个赞,同学们分析的很合理,是的我们的编书者就是这样想的,前面学习的知识就是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那同学们看到今天的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知道解决的方法了吗?接着把课堂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了上面的铺垫,我发现学生在探究时基本上都会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生长点就是通分,在知识的生长点处下功夫,引起学生的注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完成从旧到新的迁移,勾起学生的回忆,点亮学生的思维火花,最终达到高效。

三、在知识的矛盾冲突处问,碰撞学生思维火花

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学习情境中蕴含的矛盾,精心布疑设障,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矛盾冲突,进而产生问题,并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重叠问题》(图表略)

它呈现的是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以及几个小朋友在商量讨论问题。我巧妙把是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单换成自己班的学生,然后创设一个有趣、生动的数学情境活动,让其在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然后思考与探究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个活动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请参加语文小组的同学按顺序站到讲台的左边,然后再请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按顺序站到讲台的右边,这时一尺的讲台就混乱了,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办,站完左边又站右边,站左边还是站右边呢?这样同学们的内心就产生了知识矛盾的冲突,巧妙地让学生发现了问题:既参加语文小组又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到底该站哪里呢?矛盾出来了,那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把站的情况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四、在知识的考点处提问,突破学生思维火花

考点指的是在考试中经常会考的知识点,也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那些是考点?在知识的考点处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重视,并让学生通过重视问题,回答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对于考点的掌握一般都是以练习的形式出现,因为在做习题时,最容易发现学习弱点、发现考点是否掌握的环节。所以我们课堂上的练习既要重视知识的重难点,也要落实知识的考点,结合学生实际,在考点上设置几个问题,以便让问题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对知识进行自我内化,主动去反思。对于这道题目的做法是: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一学生上平台展示汇报自己的做法,最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对于这道题目还有什么疑问吗?这时立马就有一学生提出疑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那为什么我用2.5×3÷2=3.75(平方厘米)是错的呢?这位同学毫不犹豫挺直胸膛就说:因为3cm和4cm是三角形对应的底和高,所以用3×4÷2=6(平方厘米)是对的,而高2.5cm没有对应的底,所以2.5×3÷2=3.75(平方厘米)是错的,因此在做这些题目时应注意找准对应的底和高。通过在考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处设置疑问既培养了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思维方法,又能在习题考点处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猜你喜欢

加减法分母考点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