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初探
2016-05-30王涛林良夫
王涛 林良夫
摘 要:本文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结合高校二级学院的实际,从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学习、构筑平台、建设团队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高校二级学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学习型组织;策略
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组织能够不断学习,其成员能运用系统思考模式尝试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强化并扩充个人的知识经验,进而改变组织整体行为,以增进组织对环境挑战的适应与革新能力。高校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主战场,二级学院作为大学的基本办学主体,承担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领导,有序推进
为了保证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深入开展,学院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挂帅,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一要制定创建活动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细则,落实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使创建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效。同时,层层发动、达成共识。二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率先建和谐一流学院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通过持续的宣传,在教职工中建立共同愿景。三要引领教职工逐步树立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现代学习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项工作目标、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兴趣爱好。四要明确重点建设方向。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坚持“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贯穿其中的应是一种平等互助的沟通活动,核心是依靠人们之间一种达到共识的、经常性的互动性过程,实现组织所有成员之间的真心交流。因此,高校二级学院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应坚持以沟通、交流为载体,以理解、合作为宗旨,以提高学科团队水平为目的。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为了保证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二级学院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增强工作的执行力。改进和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业务学习等各个层面的学习制度,确保学习在时间、内容、人员和质量上得到“四落实”。每个教职工要结合单位和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严格对照落实,将学习内容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目的,实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二是完善奖学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动力。学院在教师分类管理、职务晋升和评岗聘岗时,要明确提出学历及国内外进修的相关要求,引导教师攻读高层次学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把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不断完善“学习—考核—使用—晋升一体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强化学习,引领发展
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强化落实,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一是实现学院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经常化。高校二级学院必须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理论学习,把学习理论与谋划学院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指导促进学院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做到了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建班子,发挥中心组学习的政治作用、理论保障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学院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召开4次,每次学习都应结合学院的实际工作,确定主题深入学习;参加人员扩大到系、所负责人。二是实现教职工理论学习经常化。学院党委要认真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特别是要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组织的学习。同时要通过举办形势报告和辅导讲座,组织参观学习和观看录像,开展主题讨论和征文比赛等多种方式的学习教育活动,把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全院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实现学院快速发展。
四、构筑平台,创新载体
构筑平台,创新载体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保障。一是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论坛,邀请全国同类学科的院士或知名专家为师生作报告及学科发展咨询,及时掌握并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和政策导向。二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机制,聘请海外知名高校的学者担任学院的讲座教授,定期举办海外学者和归国教师的学术报告。三是举办青年教师论坛系列活动,拓宽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青年教师与博士后学术水平。四是全力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并举办评比交流会,充分展示了各支部开展的支部建设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做法和经验,体现了主题的先进性、内容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有效性。五是建设“青年马克思学院”,对学生骨干进行领导力开发。
五、建设团队,超越自我
以团队学习提升个体学习,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群体学习力。高校二级学院要大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鼓励团队聘岗和人员交叉流动,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政策,调动广大老师的科研热情,以达到技能互补、分工协作、交流共享的目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科技竞争力。一是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建高水平学科团队。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农业部创新团队及省重点创新团队。二是超越学科界限,根据研究需要组织新的研究方向。学院内部积极开展科技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及教师的交流合作,整合资源,汇聚队伍,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特别是交叉项目。三是对博士生进行团队培养,由指导教师团队对博士生的论文研究进行全程集体指导。四是在研究方向上开展研究生的读书报告活动。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