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作文教学认识

2016-05-30王华红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字义汉语言石头

王华红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相比之下比较困难。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每次上作文课,看着学生茫然的表情,改着五花八门的作文,真是让人头痛不已。那么,如何才能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作文有所提高呢?结合多年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体会到几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

一、打好文字基础

刚进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上不懂汉语,要让学生们从本民族的语言过渡到汉语言,首先得从识字开始。

(1)读准字音:正确的发音是说好汉语的前提。

(2)认清字形:正确的书写是今后作文书写的基本。

(3)理解字义:正确理解字义才能让今后的表达更确切。

如:认识“石”字,首先教会学生发音,再教学生怎么写,最后才让学生用本民族的语言说说“石”指的是什么,以此来更清楚地理解字义。

二、从词语入手

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我们就可以由学过的字扩出相应的词语。如石(石块)(石板)(石桥)(石头)等。然后用已经理解的词语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如:石头—我的家乡有数不尽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样,让学生多练习,每学一个字就会扩词,每扩出一个词语就会造句,勤学苦练,为以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三、从句子入手

有了中心句,那我们就要学会围绕这个句子说出一段通顺的有一定中心的完整的话,如:中心句:“我的家乡有数不尽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围绕这句话,我们可以说一段这样的话:我的家乡很贫穷,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有多得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如果石头也可以卖个好价钱的话,那我的家乡可能早就成了人人向往的一处宝地,家家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这样,我们从文字到词语,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为以后的作文做好有力的铺垫。这时,对一般的看图作文,我们就可迎刃而解。

四、激发写作兴趣

低段的学习对汉语言有了一定的认识,已经可以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这时就进入小学中段。到了中段,学生就开始写作文。这时,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一定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中让自己感到想说一点什么的就写;在交流中有什么感受的就说;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样的认识就评。抓住学生的喜好对身边的事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认为老师说得好,也有想跟着老师说或是想说出自己的看法或想法的,就放手诖学生自己去说,去写。不管说得好坏,不论写的优劣,都要给与激励。这样,消除学生的作文恐惧心理,激发写作兴趣,这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

五、学会积累应用

要想把作文写好,平时还要加强积累。对于平时学习过或是接触过的文章,我们要学习好的写作方法,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在写作文时把平时积累的用得上的方法或是好词佳句用上,尽量让写出来的文章更生动,方法更得体。当然,不能叫学生刻意模仿,或是摘抄,要都会学生巧妙借用。平时积累得多,写起作文也就顺得多。

六、正确修改

到了高段,修改成了作文教学、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一气呵成的作文固然不错,但是这样的作文可能存在相当的缺点,所以学生学习和养成修改的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反复的修改才能成就一篇好的作文。

要想短时间内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需要长时间的努力,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不懈的努力,认真的辅导,相信几年以后,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有较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字义汉语言石头
别小瞧了石头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石头里的鱼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我可以向它扔石头吗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