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2016-05-30林细富

新课程·中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互动交流创设情景

林细富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以“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物学习,对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创设情景;互动交流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体验和引导学生反思,让学习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主要有情景中体验、互动式体验、实践中体验这三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景,激发体验动机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医学、营养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密切联系。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只有提供给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强烈的体验动机,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的情景中,解决问题,构建生物学知识网络。例如,在教学“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时,教师可以将蓝色妖姬的培育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设置问题情景:要实现三色紫罗兰的蓝色素基因在玫瑰体细胞内生存从而获得相应性状(蓝色妖姬),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色妖姬的视频展开教学。在生物课堂中,教师适当引导,将生命现象与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这种情景與学习内容的结合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激活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情景创设有利于改变高中生物学习枯燥无味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体验的动机和欲望,更积极地参与到生物课堂学习中,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互动交流,促进体验内化

高中生物学的许多过程是微观、复杂、动态的,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思维能力,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体验,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学习内容中只能意会的知识。如,讲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课时,其概念复杂,内容繁多,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对本节课难以理解。为了把这些抽象概念形象化,笔者在课堂上排演了一个互动节目:设计师在设计室(细胞核)勾画蓝图(一些学生用碱基排列成的长链代表DNA序列),邮递员(信使RNA)将蓝图翻印,这个过程就是“转录”环节。然后这些转录好的图纸通过邮递员送到施工工地(细胞质),按图纸上的顺序工程师逐个点名,将一个个工人(转运RNA)进行有序排队,把特定的材料(氨基酸)运来,排成一定的形状(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这就是基因表达的“翻译”。通过这个互动过程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课堂学习气氛热烈。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抛给学生,就如同把学生置于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领域,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和场合,让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在互动中交流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以及听取别人的看法,反思自己认识中存在的偏颇,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体验内化,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实验探究,提升体验品质

实践中体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产生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科学,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编者安排众多的实验,是学生体验的具体过程。教师应竭尽所能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并努力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与操作,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参与课堂教学的快乐,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例如,在开展“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笔者在学生实验探究前没有进行实验演示,仅告诉学生要实验的内容,允许他们对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有不同的选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从大脑提出原有的认知表现,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合作研究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予以点拨和指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设计出不同研究方案并加以实施。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生物学业水平的不同,导致他们所涉及的实验在科学性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这恰恰是教师值得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将点评加以改正,分析问题成因,逐步化解问题。学生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现和构建知识,增强对科学世界的理解能力,并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大提升了体验的品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不仅体现生物学科鲜明的特色,更是开展体验式教学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总之,体验式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来促进学生的体验内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真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引导学生亲身设计并经历探究活动,体验科学过程,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余文森,谌启标.高中新课程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25-166.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课堂互动交流创设情景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试析创设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创设互动交流情境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研究
如何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