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建构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之我见

2016-05-30李宁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轴对称梯形动手

李宁

数学课堂枯燥无味,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老师注重评价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喜欢数学课,怎么办?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是点燃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开始。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都不是灌输而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一个简单的活动既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关键,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生探究新知的愿望。所以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二、重视任务驱动,让学生喜欢学习

每个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思考、探索、解释,学生的个性因尊重而得到张扬。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要想让学生自主参与,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允许有被遗忘者,被歧视者。教师用尊重、理解、宽容、激情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及时鼓励,与学生平等对话,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行”“我会”“我是成功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供素材,让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观察中显得十分投入,有的说房子的两面墙对称,有的说汽车的两扇门对称,也有的说篮球场的两个半场对称……这样大大丰富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而自然提炼出对称轴严密概念。同样,学生掌握了轴对称知识要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从而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热情。

四、发展动手操作空间,让学生动手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通过操作活动,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把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时,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学生讲:今天这节课让大家当小老师,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1)梯形可以转化成已学的什么图形?(2)转化成的新图形与这个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之间各有什么联系?边思考边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交流总结,得出结论:无论使用哪一种推导方法,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此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得到统一,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数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中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让数学课成为学生的最爱。

猜你喜欢

轴对称梯形动手
梯形填数
我也来动手
梯形达人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轴对称》巩固练习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认识轴对称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