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习课,从学生立场出发

2016-05-30魏振战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知识点情境生活

魏振战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复习”,复习既是对旧知识的巩固,也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练习课,而对复习课教学的探索尚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当我们做出一个题为“你眼中的复习课”的调查时,孩子和老师的反应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一、我们的调查

老师说: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觉得每次复习都把重要的知识点复习到了,该强调的都敲得很死,但是不知为什么,孩子们做起题来总是出错,听课时也不能全神贯注,该记住的强调很多遍都记不住。

学生说:挺喜欢数学课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那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动手动脑探究,很有意思,解决了问题后也特有成就感。但是复习课,知识早就学过了,反复做题,答卷,老师批完后再讲卷,改错,重复做那些题目,我们都提不起精神来。

二、我们的思考

面对数学教师发出的“复习课最难上”的叹息,面对多数孩子谈起的“复习课真没劲”的感慨,我们在思索着我们的复习课教学:为什么要上复习课?怎样上好复习课?

我们就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大多数教师认为一个单元或某一部分知识都包含多个知识点,学完这些知识往往需要十几节课或几十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累积,学过的内容会逐渐遗忘、混淆。在多数教师的观念里,复习课的主要功能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复习课成了简单、空泛的重复,效率比较低下。多数教师是在套用新授课、练习课的经验和模式组织复习课教学。如有的将整节课分成两个环节,先选择一些平时教学中学生经常出错的习题作为例题,教师分析讲解,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安排独立作业。有的把让每一个学生会解答每一道复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练习—核对—再练习——再核对”的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先安排半节课独立作业,再组织半节课讨论交流,或干脆安排独立作业。

面对“低效无趣”的复习课教学现状,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如何让复习课变得“有序、有趣、有效”?

三、我们的实践

结合“情景串教学” 课题研究的实验和探索,我们把复习课的基本流程定为:忆-清-析-练-评。并进行了以下实验和尝试:

(一)创设情境,引发回忆,梳理知识。

传统复习课,教师的做法基本是:在系统整理所学知识的要点以后,教师层层递进安排一些练习(包括基本练习、专项练习、拓展练习等),最后总结讲评。而对练习题,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类典型习题,以使学生学的扎实。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学的较扎实,但在学的过程中,会因为习题的简单重复而感觉到枯燥乏味。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课中学的既生动活泼又不失扎实呢?

我们以体现生活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如“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一课,教师在课始就创设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购买商品房。

教师引导谈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住得宽敞,而且要住得舒适。老师家经过商量,也准备改善现有的住房,经过千挑万选,我们选中了新城区“翰林院”一套3室2厅2卫的房子,今天老师把那套房子的平面布局图带来了。

师:这套房子共有几种学过的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学生依次回忆梳理。这样的生活情境,用“房子”把几种平面图形组合在一起,学生分类回忆,在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巩固了知识。

(二)注重开放,合作交流,构建网络。

乌申斯基语:“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所以要把复习课定位在“促进知识系统化”上。因此,我们在复习中注重开放,引导学生找准“探索点”——系统化整理。当学生回忆、搜集好与课题有关的知识点,并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意义以后,重要的不是通过练习去巩固,而是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加以整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如“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按照公式分别求出平面图中各个房间的面积,并通过计算面积,帮助老师预算出购房款吗?”学生有的以中间走廊的右边为界,先算出右边的一大块,再算出左边的一大块,最后再加上储藏室的面积。有的把这个平面图分成三大块:把中间的走廊看作一块,把走廊两边各看作一块,最后也算出了总面积。通过这样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所收获。

在这节复习课中,教师从提供购买商品房这个实际问题入手,只提几个简单的问题,把整堂课要复习的几个要点贯穿起来,把时间和空间真正的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非常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觉地构建知识网络。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练习除有一定量的要求之外,更应突出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我们在复习课中,重视加强情境串环境下的综合性练习、探索性练习、开放性练习和解决问题练习,使孩子在“我探究,我能行,我快乐”的心理中感受学习的美好和复习课的生动。

还是这节复习课,教师在引导学生计算出房子的面积后,又在相同的情境串中提出下列问题,让孩子在探究中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快乐:

问题一: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下,老师买这套房子一共要多少钱?

问题二:现在老师手头的钱不够,只有十几万,怎么办呢?

问题三:等房子交付以后,老师想在餐厅、厨房和卫生间铺上80×80厘米的地砖,请你帮老师算一下,大约要买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问题四:老师准备在书房和卧室及卧室阳台的地面铺上地板,装潢公司帮我预算了一下,铺地板总共要花去6000元。你能帮老师算一下,这种地板每平米约多少钱吗?

在“买房子”这个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老师不断地把问题呈现给孩子,整堂课始终围绕现实问题展开讨论与练习,让学生在非常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数学情境中,自主的构建起知识网络。它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離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总之,做一个站在孩子立场上的教育者,做一份站在孩子立场的工作,上一节节站在孩子立场的课,让教学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那么,我们就可以构建开放的课堂,构建充满理智挑战的课堂,构建让快乐主宰的课堂,构建洋溢生命温暖的课堂。

猜你喜欢

知识点情境生活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