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完美的《六国论》议论结构
2016-05-30吴云辉
吴云辉
《六国论》为苏洵名篇,也一直是高中教材入选篇章,其文被认为论证谨严,脉络清楚,甚至有一线教师将《六国论》议论结构当成写作范式讲授给学生,将之奉为议论文写作圭臬。
《六国论》议论结构果真如此完美吗?细究起来,并不然也。概而言之,似有三点值得商榷之处:
一、有果无因,结论突兀
文章议论结构是采用分论点形式,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分别对分论点加以论证。《六国论》总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其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其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面看来,的确是紧紧围绕着“赂秦”而来的,但细究起来,却大有不是之处。因为作者这两个分论点,着眼的都是一个角度,即“赂秦”的“结果”。
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力亏”,显然是“赂秦”的结果;分论点二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援”,当然也是“赂秦”的结果。文章二、三两段,各自围绕着两个分论点的“力亏”和“失援”两方面分别加以阐述,众人膜拜《六国论》结构,认为其严密之处也正在此。“力亏”和“失援”当然可以证明“赂秦”之弊,这在论证结构上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第四段作者得出的结论,作者在假设性地提出“不赂秦”的反面论证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是原因!是六国(准确来说只是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原因。问题就在这:前面大段大段论证了“力亏”“失援”,都是重在阐述“赂秦”的“结果”,而并不是“赂秦”的“原因”,那凭什么就突兀冒出一个论断——六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是因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证据呢?六国为什么会“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秦人“积威”又是怎样“劫”了六国? 这,都没有论述! 缺少铺垫的论断,当然显得突兀。
事实上,《六国论》在前文倒也是提出过割地“赂秦”的原因的。文章说得清楚:“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里给出了两个赂秦的原因,一是“视之不甚惜”、二是“得一夕安寝”。从这个层面的文字来看,赂秦的深层原因是:三国统治者目光短浅,荒唐误国,他们赂秦,是在苟且偷安,贪图片刻享乐。 但这又哪里有文字涉及到“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呢?
所以,文章对“力亏”“失援”两部分的论述,用以论证“赂秦”之失策则可,要得出论断“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至“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则无凭无据,是将结论硬生生地塞给了读者。
二、材料脱节,论证失据
《六国论》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并且以齐、燕、赵三国为例加以论证其灭亡原因——受“赂秦”牵连而“失援”。且不管这六个国家在没有“赂秦”的假设条件下是否就会抱团取暖,别无异心,枪口一致,统一对秦;但就论证结构来看,谈“不赂秦”的三个国家是因“失援”所致,似也有论据脱节之嫌。
先说齐。《六国论》认为齐国是为何而亡的呢?原文如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什么意思?就是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办法幸免了。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不仅是纵虎成患,甚至于以邻为壑,是自毁“合纵”的长城,是自断“强援”的后路。齐国这是典型的“自作孽,不可活”,是自作自受地招致灭亡,与“失援”何干?可见,叙齐国之失,并不能论证“失援”所引发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再说燕赵两国。《六国论》又是如何分析燕赵两国灭亡原因呢?说燕是“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赵是“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文中也说得很清楚,燕国灭亡,是派遣刺客,刺秦不成反招祸患;赵国灭亡,是杀死大将,军事战略有始无终。虽然后文提及“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告诉我们“失援”的结果是“智力孤危”,但在论证“失援”这一分论点上,至少有两大瑕疵:一是文章论述“失援”的国家只是燕赵两国,与齐无关,照应不了文章分论点:三国“不赂者以赂者丧”。二是整个第三自然段,只这一句话论证“失援”的结果,大段文字都游离于“失援”这一论证之外,材料详略分配失当,论证又何谈严谨?
三、正反立论,照应不周
原文一开始就提出作者的观点,亦即文章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或驳斥其他因素,再提出自己观点,有“先破后立”之意。但遗憾的是,作者苏洵似有照应不周之处。
既然是先破后立,破在哪,当然要交代清楚,你说六国破灭,不是“战不善”,有理由吗?作者说,“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这似乎只能说明六国割地赂秦数量多,而无法证实六国的“非兵不利,战不善”。而且,从秦以攻取之外,“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一句来看,六国打仗,也是实实在在失利了的,从这看,有一定数量的国土恰恰就是因为“战不善”而被秦人占领了的。这里,苏洵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此外,文章除第三段谈到赵国,说“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可以看出赵国并非“战不善”外,余处皆无可论证。于齐,作者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那么,齐国“非战不善”体现在哪呢?因为这里作者确实是没有提供有力的论据来证明齐国是能征善战的。
所以,《六国论》结构之弊,在于空发议论之处多,有力有据材料少;纯凭臆断,缺乏实据;只顾立论,不管本论,以致有论断,无论据。的确,《六国论》全文气势充沛,但也纯以气胜,说服力不足,严谨性不够,所提观点如空中楼阁,表面看来彩绣辉煌,但其实根基不稳,难经细究。张炎《词源》曾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若将此语用在苏老泉《六国论》议论结构上,差可相类。
[作者通联:江西南城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