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模式利弊谈
2016-05-30李明
李明
【关键词】 数学教学;导学案;优势;弊端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80—01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统、独、偏为特征的传统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要方式,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精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该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一、使用导学案进行数学教学的优势
1.可使课堂教学的步骤、要求具体明确,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到展示交流、拓展延伸等每个步骤都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进行编排设计,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即使没有教师引导,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而教师也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让“学”走在了“教”的前面。由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自己学习。拿到一篇文章,如果学生没有充分预习的话,单靠课堂45分钟,一来教师讲得十分吃力,二来学生的学习也未必有多大成效。而利用导学案导学,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预习。
3.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4.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将各位教师的智慧融为一体,能有效提高备课质量,而且给新教师提供了迅速适应岗位的环境,而不是单一听课,学别人讲课来充实自己,多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机会。
5.明确了每节课的目标任务,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使用导学案进行数学教学的弊端
1.导学案强调从预习到练习、作业合一,当堂完成。而学习的任务、方法在导学案上一目了然,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往往不听教师的任务安排,以做完导学案上所有的习题为目标,为做题而做题,实际上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导学案的容量有限,问题都是预设好的,缺少了灵活性,忽视了意外生成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2.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在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使用导学案后,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讲解是难得一见的。课堂虽不缺少热闹,但缺少一种激情。特别是千篇一律的导学案,扼杀了教师的个性,教师个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教学风格都得不到充分发挥。
3.导学案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学案从预习导学到课堂助学,再到课后的巩固延伸,都以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流程进行,限定了学生的学习——这节课你就得预习这些概念,思考这几个问题,课堂上你就得按这样的程序,掌握这几个重点……这样的学习,更像是教师用一根无形的线拎着木偶般的学生在学习,与我们倡导的“自助式学习”的理念背道而驰。
4.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难以保障。导学案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在具体实施中,学生读书只是从课本和教辅上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
5.导学案与多媒体之间的矛盾。随着导学案的出现,其中很多内容和课件完全一致,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失去了好奇心。并且,一堂课上,学生左手拿导学案,右手持课本,抬头有多媒体课件,还要看板书,根本无法兼顾。所以,如何将导学案和课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还需要教师不断研究、不断尝试。
针对以上种种利与弊,有待于教师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并改进,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