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俄战争议和之原因浅析

2016-05-30王晓艳

学理论·下 2016年3期

王晓艳

摘 要:日俄战争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帝国主义战争。1905年5月31日,日俄战争进入议和阶段。促成日俄战争进行议和是种种复杂因素碰撞的结果,既有交战的双方各自自身原因,又与美、英、法、德四国的国家利益链条产生的国际关系有关。

关键词:日俄战争议和;交战双方;各自因素;国际关系变化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46-03

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北进政策”和俄国帝国主义“远东政策”相抵牾、冲突的产物。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以俄国为首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是日、俄两国的第一次交锋,以日本败落告终。此后,日本把俄国当成了主要竞争对手,发展经济、扩军备战。1900年,俄国趁中国义和团运动之机企图独占中国东北,实行“门户关闭”政策打破了东亚的政治均势,造成了新的矛盾。日本和俄国因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而引起的矛盾经过十年累积终至无法调和,只能通过战争解决。从帝国主义国际斗争的全局来看,日俄战争是国际帝国主义自19世纪末以来重新分割世界领土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战双方虽只是日、俄两国,但美、英、法、德四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无不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中去,对日俄战争的爆发起到推动作用,并影响了整个战争进程及结局。1904年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战争爆发。日俄战争,俄国在陆战和海战两战场均失败。1905年3月,奉天会战结束后,日本却比战败的俄国更急于议和;1905年5月27—28日,俄国在对马海战中惨败,俄国也决定议和。1905年5月31日,由于日、俄两国均不希望由欧洲列强出面进行调停,所以请了美国出面为议和进行斡旋。促成日俄战争进行议和的原因是种种复杂因素碰撞的结果,既有交战的双方各自自身原因,又与由美、英、法、德四国的国家利益链条产生的国际关系有关。

一、战胜的日本急于议和之原因

战争前期日本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但到了奉天会战后,日本却比战败的俄国更急于议和。是因为日本“以国运相赌”来进行日俄战争,从日本自身经济资源和人力物力资资源来看,日本要长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是力不从心的。1905年奉天会战后,日本现状已不允许日本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首先,经济因素不允许。日本是依靠英、美资本家的财政支援来进行战争的,日本军费的一半是靠借英、美高额利息的借款而来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每日军费要一百万美元,军费共用十七亿三千万日元,号称“动用国帑二十亿日元”[1]270。日俄战争前,日本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三亿日元左右,日本银行外汇储备只有一亿多的日元,还有日本银行的兑换券二亿日元左右。加在一起,也只有六亿日元左右[1]270。作为战时财政计划,日本政府决定发行内外公债来筹集军费,但数额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高息的外国借款来弥补不足部分。“除去回扣、其他开支和损失外,日本政府从四次外债借款中净得六亿九千七百万日元(四亿一千万美元),抵不了日本军费总额十七亿三千万日元的百分之四十以上。”[2]7401905年,英、美、法、德不谋而合认为战争不应再继续。如无英美借款,日本只能支持战争半年到一年。“提供战争资源的国际资本家,伴随着战争的进程,在背后进行着紧张的活动。英美资本家和法国资本家或忠告或警告日本和俄国政府向结束战争的方向努力。”[3]368

其次,日本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样不足以长期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日本虽胜,但同时也损失了很多有生力量。日本国家人口有限,预备役、后备役兵力已征召罄尽。奉天会战后,日本自身就认识到了问题,“大本营参谋总长山县有朋就给首相桂太郎写信说:‘第一,敌在其本国尚有强大兵力,与此相反,我已用尽一切兵力。第二,敌之将校尚未告缺乏,与此相反,我自开战以来已损失大批将校,今后不能轻易得到补充”[1]271。俄国动员的兵力占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并且俄国利用新修成的西伯利亚铁路可快速运来大量士兵。到战争结束时,俄国在满洲的陆军人数已达四十四万五千五百人而日本当时只有三十三万七千五百人[4]304,如俄国有意把战争继续下去有可能最后把日本从它所占领的一切阵地上赶出去。日本当权者清楚认识到拖延时间对日本蕴藏着巨大的危险。

二、促使俄国决定进行议和之因素

日俄战争开始前,俄国不认为日本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对手,所以没有在远东地区配备重兵应战,而日本却把全部兵力集中于此次战争。而且俄国军队本身存在严重问题,导致战斗力严重下降。到了1905年,俄国在奉天会战中战败,但此时俄国还没有下决心议和。因为如果战争继续,俄国在军事上较日本占据优势。直到对马海战,俄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俄国失败命运已无可挽回时,这时俄国的国内人民革命正走向高潮,俄国为腾出手来镇压国内革命,才不得不决定议和。

首先,促使俄国决定进行议和的最主要原因是俄国国内革命发展迅速,威胁沙皇统治。1900—1903年,俄国爆发经济危机,俄国国内矛盾尖锐,为转移人民视线,沙皇政府希望通过一场小战争来解决国内问题,但事与愿违。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破坏了国家经济,加深了人民苦难,暴露了专制制度的腐朽,从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人民开始起来革命。1905年上半年,俄国国内接连不断发生罢工、起义事件。1905年6月中旬,沙皇重要支柱的军队发生动摇,黑海舰队波将金号装甲舰爆发起义。“战争揭开了它的一切痈疽,暴露了它的全部腐败,表明它与人民是完全分离的,并且摧毁了恺撒统治仅有的支柱,战争成为一个森严法庭。”[5]109

其次,战场失利和财政困难。在战争中,俄国共投入兵力一百二十万人,伤亡、被俘约二十一万人,损失舰船九十八艘;俄国同日本一样具有财政困难的问题,需要借款打仗。就以战争开始后头几个星期(1904年1、2月)来说,俄国政府最初拥有的闲置资金“总共为一亿五千七百万卢布,并拥有二亿卢布纸币发行权的准备金[6]398。俄国的债主主要是法、德两国,共借二十一亿七千六百一十万卢布。俄国国库在对日本的战争中共消耗六十五亿五千三百八十万卢布,其中大半(三十九亿四千三百六十卢布)是用来支付俄国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为补偿军费而筹集的借款的利息的[6]398。由于军费来源于国外市场,所以使得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国际性质。到了1905年,由于各自利益考虑,法、德两国均认为战争应结束。到了第十九个月,当财政外援一断,战争停止了[7]424。

1905年的军事失败,长期经济困难,国内革命迅猛发展的态势都威胁着罗曼诺夫王朝的命运,沙皇政府为腾出手来镇压国内革命,同意议和。

三、国际关系变化对议和的影响

美、英、法、德四国在日俄战争中均宣布“中立”,但四国所谓的“中立”只是局限于不直接介入战争。事实上,在战争开始时,美、英两国是支持日本的;法国作为俄国的盟友,却没有给予俄国太多的支持;德国积极挑动了战争,想挣交战双方的钱。但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不断取胜,日本又不断显露出对远东巨大的野心,西方列强开始担心,毕竟战前没有人想到俄国会被日本大败。到了1905年三四月时,四国不约而同地希望战争结束。四国希望停止战争既有共同原因,又有各自利益考虑。共同原因是:其一,西方列强力图维护沙皇统治,担心俄国国内革命如果胜利将使他们丧失在俄国的巨大利益,乃至会引起本国工人起来革命。其二,是不愿日本势力过于膨胀,以至于日后威胁各国在远东的殖民利益。此外,各国又有其各自理由希望结束战争。

美国希望战争尽早结束并为之进行了积极的斡旋活动。美国一切政策和行为均是美国扩展利益的体现,美国同俄国和日本一样对远东地区拥有巨大的野心和企图,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1900年俄国出兵中国东北,在满洲实行“门户关闭”政策,破坏了东北原有的政治均势,损害了各国利益,其中包括美国,俄国“门户关闭”与美国实行“门户开放”以进行的工商业活动发生严重冲突,美国曾企图同俄国谈判以打开远东大门,遭到俄国拒绝,以致美俄矛盾尖锐不可调和。美国由此希望以日制俄,希望日俄两败俱伤,由此会加强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影响力,为美国打开一条侵入远东的道路,“使日本变得像美国所指望的那样对大洋彼岸的朋友更加恭顺。”[8]181日俄战争中,美国从财政、外交上大力支持日本。日本军费的一半是依靠外债来支付的。日本的四次军事外债借款共四亿一千万美元,美国占了其中一亿八千万美元。美国希望的是两败俱伤,而不是日本的单方面获胜,且日本的野心在战争中不断显露。日本在战争开始时宣称:萨哈林群岛比满洲对日本更为重要,但在其占领大连之后,就说日本有权占领这个港口,罗斯福对日本实力的加强就越来越感到害怕。罗斯福心里明白,“从长远来看,问题并不在于日本暂时‘在相当大程度上‘被胜利冲昏头脑,而在于日本是‘恐怖的新生力量,它贪婪,小气而又好战,一旦获得海上优势,如受到刺激,就会一举而占领我们的菲律宾和夏威夷‘日本的陆海军已确实表现为可怕的敌手,世界上不会有比他们更危险的敌手了。”[3]625俄国在奉天会战后,败局已定,美国不希望俄国实力被过分削弱,美国希望日俄势力均衡,如听任日俄两虎争斗不息,最后很可能导致日本在远东称霸,对美国构成威胁,所以此时美国希望议和。

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结成同盟,英日同盟是直接针对俄国的军事同盟,英国把日本作为远东反俄工具。战争开始后,英国虽宣布“中立”,但却极力为日本提供方便。一方面,英国同美国共同为日本提供军事贷款,使严重缺乏军费的日本得以把战争进行下去。如果没有英美的财政支持,日本是无法战胜俄国的。另一方面,战前和战时,日本从英国大量进口武器装备,在对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有,英国充分利用英帝国殖民地遍布世界的有利条件,处处牵制俄国海军的行动,英国对战争进程和结局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到了1905年初夏的对马海战后,英国从其自身利益考虑出发,认为战争应结束了。英国之所以支持日本开战是想借日本人之手削弱俄国,巩固英国在远东的利益。现今,目的已达成,所以英国同美国一样不希望日本过分强大,威胁自身在远东的利益;同时如果战争继续,有可能使日本的经济枯竭以至于日本在军事上受到削弱后降低作为英国工具的作用。

战争期间,又有一些新出现的情况促使英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1904年英法出于各自的考虑化敌为友。1905年,俄国战场失利,实力受到削弱,英国对俄国不再像战前那样担心,又因法国希望两国和解,因法国在英国有投资,所以对英国有影响力。法国在1905年拉拢俄国同英国,企图共同对付德国。同时,1905年“摩洛哥危机”时英殖民地发生了骚乱,促使英国力求把日本的同盟义务扩大到保护英国在东亚的殖民领地上去。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有许多利益要顾及,考虑政策角度不会只局限于远东。所以英国综合考虑当时情况,需要日本结束战争。

法国不希望盟友俄国和日本开战。俄国作为法国盟友的价值主要在于从东面牵制德国的力量,俄国对日作战,把兵力从欧洲调往亚洲,对德国牵制作用就减弱了。所以法国在日俄战争中没有给予俄国太大的帮助,但法国在战争期间还是给盟友俄国提供了八亿法郎贷款。而且到战争开始时,估计有四十亿卢布的俄国国债券握在外国持有人手中,而其中法国人占到了三十亿卢布[6]399。由此法国对俄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战争期间,法国自身国际关系发生了改变。1904年英法和解,但德国仍是法国主要敌人,法国希望英俄接近,共同对付德国,所以在英俄之间牵线。1905年的摩洛哥危机更使法国认识到:必须尽快结束日俄战争,否则“法俄同盟“将终有名无实,国际政局将被德国左右,法国希望俄国尽快重返欧洲。法国对俄国施加财政压力,俄国无财政外援,战争自然停止。

德国积极挑动日俄战争,对战争双方都给予了支持,既向俄国提供财政援助,同时又给日本提供军火和军事技术,但主要倾向于支持俄国。起初,德国希望日俄开战,俄国军队调往远东,可以减轻德国西面的压力,通过战争削弱俄国,进而削弱法俄联盟来巩固德国在欧战的地位,德国唆使了俄国同日本开战,如果没有德皇的鼓励,沙皇有可能仍坚持打这场战争,至少有同样的可能性存在,那就是如果德皇施加影响阻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但形势随着时间而发生着改变。德国本来同英、法都有矛盾,但英、法却在1904年缔结合约,并在1905年摩洛哥危机中共同对付德国。所以到了这时,德国希望战争停下来,以此来笼络俄国以争取结成德、法、俄三国反英联盟。

1905年9月,日本和俄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日俄战争宣告结束。自此,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形成南北分据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万峰.日本近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

[2][苏]B.M.赫沃斯托夫.外交史:第二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3][日]安冈昭男.北京:日本近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苏]纳罗奇尼茨基,古贝尔,斯拉德科夫斯基,布尔森加斯.远东国际关系史: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苏]B.阿瓦林.帝国主义在满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苏]鲍里斯·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苏]鲍亚·罗曼诺夫.日俄战争外交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8][苏]耶·马·茹科夫.远东国际关系史(1840—1949)[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