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2016-05-30成秀霞

甘肃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科特点导学案自主学习

成秀霞

【关键词】 小学语文;导学案;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学科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73—01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转变以前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改这条路上,导学案已被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接纳和运用,笔者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探索,对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现与同仁分享。

一、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想办法让自己设计的导学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教师在设计语文导学案时,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说起来,让导学案有一定趣味性。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学生的学业状况、兴趣爱好,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多点激发兴趣的内容,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点,让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枯燥乏味的导学案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知识,使学生乐于完成导学案,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课文的路线图,在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设疑是相当重要的。设疑应考虑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既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又要让中等生看到激励,还要让学困生看到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学习,并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探究,获取知识。鉴于此,教师要勤于学习,乐于钻研,倾力实践,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功夫,精心设计,抓住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用最大的能力去学习。

二、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导学案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做到自主学习的具体方案和平台。笔者曾经没有意识到导学案的重要性,课堂中虽然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大多数的讨论是上课时即兴提出的,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当少,常常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但是在使用导学案后,确立了“教学生本”的理念,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不再全部是笔者的“天下”,讲台已经变成学生学习的舞台。学生通过导学案,在预习过程中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获得部分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人人参与,取长补短,这种学习方法更容易让他们获得新知。实践证明:学案导学的方式确实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强化一课一得的效果,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价值体系。

三、导学案的设计要以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为依托

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在教学中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读书只是向课本和教辅寻找答案,不能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也就不能真正地“学会”语文。既然如此,导学案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指南针”,就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体现出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同时,运用导学案要摒弃一些 “虚伪”的东西,比如一些过大或学生不易理解的学习目标。教学中设计导学案时要有一定的“留白”,没有“留白”的导学案会禁锢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会让课堂失去生成、失去生机。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学生是否学会文本知识,还要考虑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具有科学性、现实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导学案是以学生为本,由教师集体整合语文课程的各种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再结合“教情”而设计的吸引、引导学生“学”和指导教师“教”的实施方案,是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它可以让学生当“老师”,在课堂上解放出教师,也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胸有成竹,信心百倍,进而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学科特点导学案自主学习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基础化学学科特点及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现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