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
2016-05-30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的“以”解释为“因为”;“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中的第二个“以”也解释为“因为”,这两个“以”一样吗?
学习《沁园春·长沙》时,老师提到“上阕”,可我记得好像还有一个“阙”字,这“阙”与“阕”有什么不一樣?
两个字在读音和含义上都有些区别。
“阙”为多音字。读“quē”时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过失,疏失”;二是同“缺”。
读“què”的时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二阙之间有道路。后来,它指代宫门,如“阙下”“阙门”,之后借指帝王的住所。再后来,又引申为神庙、坟墓前竖立两边的石雕、石牌坊,如李白《忆秦娥》中的“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而“阕”只有一个读音“què”。“阕”的本义为“事已,闭门也”,引申为“止息,终了”,最早见于《古今韵会举要》中“阕,曲终为阕”,指音乐演奏完毕。后用来指代一首词的一段,也可用来指代一首歌曲或一首词。在古代,“阕”有时也指服丧期满,如《山阳太守祝睦后碑》中的“于是三年礼阕,乃相与刊勒金石”。
此外,这两个字都可用作姓氏,均读作“què”。
《劝学》中的“君子”和《师说》里的“圣人”是不是可以看作同一层次的人?
这两个概念,孔子都有提到。孔子对君子的定义是:“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概括一下,君子就是指那些有学问、有道德之人。但是,“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将之浓缩成一句话就是,圣人是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并能给他人带来深刻影响的人。两者之中,圣人的境界应当高于君子。因为,君子只要“修身为德”,而圣人的功德需要彰显于他人及后世。
这两个“以”词义一样但是词性不一样。“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的“以”是介词,“徒以吾两人在也”中的“以”是连词。
介词一般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于动词之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一句的中心动词是“欺”,“以”与“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状语。
连词则起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作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中的第二个“以”并不是与“吾两人”一起组成介宾短语,而是连接“不敢加兵于赵”和“吾两人在也”这两个句子,表明因果关系,因而这个“以”是连词。
北宋词人晏殊《蝶恋花》中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两句为什么要这么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从表现手法看,这两句可以说是借景抒情,月光满地,勾起相思之情。从修辞手法看,也可以说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人的情感。但更确切地说是运用了无理而妙的表现手法。
“无理而妙”这一说法是清代词论家贺裳在《皱水轩词筌》中对唐代诗人李益和宋代词人张先的诗词作评论时概括出来的。“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意思为“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光穿过红红的门户照到床前”,词人把难以排遣的思念之苦怪罪到毫不相干的高挂夜空的月亮身上,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很容易让人想象到女子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
可见,所谓“无理”,是指违反一般的生活真实以及思维逻辑;所谓“妙”,则是指其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各种复杂感情,以及因这种逆悖常理而带来的鉴赏者所意想不到的美感和韵味。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获得教养的途径》文后所附的写作实践中提到,“人们选取与名的含义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体现精神追求或自我期待,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我很想围绕我的名取个字,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中记载:“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所取之字,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德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 与名意相近。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回”有旋转之义,而“渊”正是水的旋涡,“回”与“渊”意义相通。
(2) 与名意相反。如曾点字皙,《说文解字·黑部》中说:“点,小黑也”;《说文解字·白部》中说:“皙,人色白也”。
(3) 对名的补充、延伸。司马耕字子牛,因“耕田需用牛”。
(4) 借用典籍。“茶圣”陆羽字鸿渐,出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5) 用美称。在古代,为表示对男子的尊敬,会用诸如子、卿、甫、公等尊称、美称,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字子渊、仲由字子路等。
(6) 因仰慕古人,袭用前代圣哲、贤人的名字为字,或在字中加上“师”“景”“希”等字眼,以示敬仰。比如汉朝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说他“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而蔺相如又是赵国的上卿,所以用“长卿”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