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朝皇帝上朝说什么语言

2016-05-30婆娑

初中生学习·低 2016年3期
关键词:满汉满语满族

婆娑

在电视上热播的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皇帝上朝、大臣启奏等情节。那么,作为统治者的清朝皇帝,在上朝时和满汉皆有的大臣们交流时,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是汉语还是满语?

众所周知,清朝的政治行为主体主要是满汉大臣。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语言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交流上的障碍。顺治入关之后,朝廷官员基本上都是满族人,所以在清朝早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少数进入朝廷的汉臣也必须学习满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汉族大臣,对着满文学习时的表情,估计和我们今天对着英语单词时的表情相差无几。可是,既然是两族融合的过程,那单方面的学习必定是不够的,所以清朝皇族也在逐渐学习汉族文化。

想象一下,两族人梳着大辫子,摇头晃脑地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偶尔见面还能用双语交流的情景,是不是有点让人忍俊不禁呢。而对于小皇帝,“双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清朝皇帝从小就接受满汉两种教育,既有满族师傅,又有汉族师傅。满族师傅主要教武功骑射,汉族师傅教文化课。皇帝既要学满语又要学汉语,所以皇帝是满汉双语都会说的。顺治皇帝就是出了名的热爱汉族文化,对汉族的诗歌词赋很有研究。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就在学满语还是学汉语的问题上跟他的叔父多尔衮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多尔衮坚决不让顺治学习汉语,对他的汉族教育严加干涉,因为多尔衮一向反对汉化。因此顺治很生气地说:“我要是不学汉语,汉族大臣跟我说话我都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什么,怎么交流,你叫我怎么当这个皇帝?”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清朝统治者汉化程度的加深,皇帝在上朝面对不同民族的大臣时,会说不同的语言。也就是说,皇帝是看人说话的,需要说满语的时候就说满语,面对汉族大臣就用汉语。但是,在清朝中后期,汉语占据了主要地位。而且隨着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满语逐渐被汉语所替代。满族人要想长期统治汉族人,从皇帝到普通民众,普及汉语、学习汉族文化是发展的必然。而自清朝入关后,经过两三代皇帝数十年的时间,满族人已经都会说汉语了。据说到了雍正时期,皇帝只有骂人时才用满语,这就好像不同地域的人之间发生矛盾时,或许是一怒之下,或许是想让别人听不懂,就用方言来骂人了。

总而言之,满语、满文尽管在日常生活中的适用范围不断缩小,但在正式的场合中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无用。在日常的召见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说的语言取决于大臣的身份和所奏的内容,既有使用汉语的情况,也有使用满语的情况。有一句俗语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们不妨改编一下,清朝皇帝是“见满人说满话,见汉人说汉话”。

猜你喜欢

满汉满语满族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语角
满汉拟声词对比研究
基于晚清满汉服饰标本的“袖制”比较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顺治满汉福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