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2016-05-30石晓芳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幼儿教师幼儿

石晓芳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实现高品质的幼儿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并且明确提出了“终身学习”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国外有学者指出:“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为此,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们对反思却是“怨声载道”。那么,反思对于幼儿老师的成长到底有没有促进作用?如何促进幼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积极反思呢?

一、反思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自己教育实践中经验、信念、知识以及自身优劣势的分析,当你着手于分析、反思这些问题时,你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内省和剖析,是从自己的经历中学习,最终实现自我调控、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过程。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即适应期(1—4 年)探索期(5—9 年)反思期(10—14 年)学者期(15 年以上)[1]。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关注的内容显然是不同的,面临的专业发展任务也是有差异的。处于反思期的教师专业成长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超越自我的意识,很难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调控来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就是弹、唱、舞、画、手工等艺体类技能,而对于切实促进幼儿发展的一些教育技能,如创设环境、实施个别教育、家园沟通等有所忽略,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幼儿教师质量,也无法指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此外,反思能力是幼儿教师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在专业化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会经历把个人的经验变成想法理念,把想法理念变成反省与检讨,把反省检讨再变成更新的理念行动的过程。在这样的不断循环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二、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实践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反映出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思应该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基于问题的反思性实践可以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更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但在现实工作中,抓不准抓不住问题是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中感到最为困惑的地方。此时,教师需要明确“是什么在引领我们的反思”,“为了谁在反思”,“到底反思什么”。

首先,对目标的预期和实践构成了反思的空间。教师要思考如何在反思实践中挖掘出值得积累的好经验,以及支持这些经验做法的观念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反思目标实现中存在的差距和出现问题的原因。

其次,在反思幼儿发展的时候,可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拥有适度的自主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最后,在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需要思考三个问题:(1)研究幼儿的能力,即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2)研究学科的能力,即是否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3)研究教育的能力,即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为此,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目标、策略和效果成为反思的三个重点。反思目标,可以考察教师把握幼儿原有经验和领域关键概念的水平;反思策略,可以考察教师对幼儿个性特征、学习特点和对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把握及运用情况;反思目标,可以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三、促进幼儿教师进行积极反思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功能的深刻变化,教师的角色往往是多重身份。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要求教师不仅能以学习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能够以学习者、研究者的角色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这既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倘若教师依然仅以“ 知识的传授者”自居,不仅无法体会教师职业挑战性和创造性,也必然会限制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进行积极反思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由青年教师向全组同行上汇报课,然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大家议课、评课,就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进行“会诊”。二是聘请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的“导师”,由“导师”与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就同一个活动,共同备课上课。或“导师”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再上实践课,或青年教师先上汇报课,“导师”再上研究课,以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三是在课题研究、教改实验上,大胆启用青年教师。

(二)培养教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教学观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是为“ 学”服务的,由于儿童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极为多样的,决定了教学具有多样性、变动性和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利用。各种条件和自己的主观因素,对教育活动做出最佳选择,能采取多种教育策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

倡导基于案例的自我分析和反思。基于案例的反思是新手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核心所在,当教师把眼光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轨迹的时候,就意味着对“旧我”所饱含的教研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也意味着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实践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三)开展教育科研的行动研究

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必须强调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行动研究形成教育研究、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具备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会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教育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幼儿教师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