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探析
2016-05-30李林浩
李林浩
摘 要: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核心,价值冲突必然导致政治认同的弱化。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需要核心价值观的重构。而价值多元化则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情感,利益分化则是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制约,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此,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情感认同,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育手段及完善政治参与机制等措施,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认同;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57-02
大学生政治认同度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政治安全。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其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政治价值、政治体制、政治机制、政治效能的认知度与归属感。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受价值多元化、利益多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的碰撞与冲击,他们的政治认同度有所降低。要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要以培育他们的价值认同为抓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一、价值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内在关系
(一)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
政治认同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价值认同问题,价值在本质上是一切利益关系的最高和集中的反映和体现,价值认同是认同主体对政治体系的政治价值、政治理念、政治原则的认同。价值认同是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政治认同在本质属性上是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趋近、趋同的过程。”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自身的政治价值和政治愿望在政治体系中的映象,是对一定的政治体系的价值认可、赞同和确信。
主导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更是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它是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政治认同和合法性的基础和根源,它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提供学理性阐释。核心价值观通过培育人们对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认可,从而使政治权威得以形成、政治秩序得以维护。因此,价值认同是人们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石,政治认同的构建要从价值认同的根基出发,在建构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深化与固化。
(二)价值冲突导致政治认同的弱化
社会转型的突出表现就是价值冲突,社会中存在的其他冲突背后都依稀能看到价值冲突的影子。同样,政治认同的弱化其根源也在于价值的冲突。价值冲突的结果是产生价值认同危机,集中表现为主导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危机。核心价值体系冲突是社会失序的思想根源,它从根本上削弱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信任、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可,进而引发了共同体成员的思想混乱和个体行为的冲突。
在中国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新旧价值观念的碰撞、中外文化思想的交锋是引起社会成员价值冲突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也必然投射到大学生这个群体。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他们政治观念更具个性化特点,“在任何发达工业社会里,都可以找到解释青年日趋异化的许多根源。共同的结构根源使青年人越来越早地抛开身上‘组织性铠甲的约束。”大学生的叛逆人格使他们不愿接受来自社会观念的束缚,他们总在追求变革,在生活方式上是如此,在政治追求上也是如此。因此,提升他们政治认同的难度比较大。
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价值因素分析
(一)价值多元化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情感
社会转型不仅让人们的价值观念经历深刻的嬗变,而且各种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会以异常激烈的方式加以凸显,这势必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多元化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价值冲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既包含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积极因素,也包含逐利、拜金等消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多种所有制的并存、阶层的变化和利益的分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关心和维护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利益,关注和重视个体的利益和感受,并以此作为价值评判尺度,好坏优劣皆依主体自身加以判断。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可避免。另外,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不断向纵深拓展,各种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客观上也为多元价值取向的滋生提供了思想土壤。文化价值观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淡化。
(二)利益分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制约
利益驱动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由市场经济引发的利益群体分化直接导致社会的冲突,这些冲突表现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利益的冲突等等。在社会利益多样化和价值观多元化格局的主导下,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也从理想型向世俗化转变,他们的人生目标呈现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政治态度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摇摆,政治人格也从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变。”
利益作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是社会成员一切政治行为的根本动因。因此,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利益分化成为政治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最有特征的表现形式和转型时期一切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所在。政治认同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共权力、权威、政治制度等的赞同、认可与支持,同样受到利益分化的影响和强烈冲击,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危机。
(三)西方价值观的传播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冲击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时,也要面临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同他们的商品一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势地位,使大学生在价值认同和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巨大困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使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也被削弱了。借此机会,西方国家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帜,以“民主”与“宪政”为口号,以“颜色革命”为手段,以多种途径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以西方式的宪政民主来取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当前,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向纵深化、多样化、隐蔽化发展。首先,从学理方面入手,散布社会主义终结论,诸如哈耶克把社会主义视为“通往奴役之路”,丹尼尔·贝尔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等。受他们的蛊惑,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在我国肆意泛滥。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试图通过其学术化的理论论证和貌似客观的现实描述,赢得人们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信服和认同,从而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三、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价值观培育途径
(一)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价值观的认同是人们在价值传承与建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价值客体的认知,在认知过程中将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体对价值客体能否形成科学理性的认知是形成价值认同的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教育。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能深刻理解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能深入领会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发展脉络、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在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升华为理性认知。使他们能领悟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关系;能理解核心价值观构建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合理价值内核的逻辑关系;能明了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关系。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了全面的认知以后,在逐步建立价值认同过程中,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从而实现从政治自信到政治认同的转化。
(二)培育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价值观认同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是认知认同的深化,同时又是行为认同的感情基础。由于情感认同是主体把价值观内化于心的过程,它加入了正面的情绪因素,所以它一经形成,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一种稳定的内在因素,控制和调节着对价值观的认同。政治制度是政治价值在制度层面上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集中体现。政治认同建立在政治价值认同基础上,政治价值能否在政治制度上得到全面的体现是政治认同的关键。政治价值的核心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这是与我们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因此来讲,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政治价值的情感认同过程,是提升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要关心他们的现实生活,从生活细节入手,把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在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之中,尤其是涉及他们个人利益的事情,诸如评优评先以及入党等都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充分体现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的原则。
(三)畅通大学生政治表达与政治参与的渠道
公民的政治认同仅有政治价值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活动。“政治参与的轴心原则是表达,原则是参与。”政治表达与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首先,要建立大学生政治表达与政治参与的各种渠道。让他们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帮助和引导他们进行价值判断和政治选择;其次,在价值观和政治观教育过程中,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模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建立民主公平的师生对话机制;其三,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政治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增加社会实践课的分量,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的大课堂中,使他们真正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方旭光.政治认同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生活[J].学习论坛,2012(7).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梁爱强.社会冲突理论视域下的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5).
(责任编辑:姚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