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6-05-30

中国文化遗产 2016年3期
关键词:遗产考古文化遗产

《考古》2016年5/6古代地中海的主人

西班牙东南海域首次发现腓尼基沉船

Baio de Ia Campana沉船遗址位于西班牙卡塔赫纳(Cartagena)东北约20英里、距离海岸2.5英里的浅礁附近,是迄今发现的第一艘腓尼基远洋船骸。2007-2011年,海洋考古研究所与西班牙文化部共同主持,对沉船进行了逾4000次潜水,发现了大量运载货物。水下考古为腓尼基人在地中海西部大范围商业活动——尤其是沿伊比利亚海岸进行的殖民贸易——提供了以往未知的信息。

腓尼基人的故乡在今黎巴嫩海滨。公元前第一千纪初期,腓尼基发展成地中海东部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和商业力量,控制近东诸文化问的主要海上贸易线路。“腓尼基”一词并非他们的自称,而是来源于希腊语,意为“血红色”,最初可能指一种用海洋贝类制成的紫色染料,是他们生产的紧俏商品。古代腓尼基是由一系列独立城邦组成的松散联盟,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尔(Tyet)、希登(Sidon)和比布鲁斯(Bvblos)。这些城市的居民可能自称“迦南人”。

腓尼基人并非最早的航海者,但或许是远程贸易最早的践行者。鼎盛时期,他们穿越地中海,将贸易基地一直建到了地中海西岸,而对贵金属——尤其是白银的追求,或许是扩张的关键因素。一方面,白银是当时受欢迎的货币材料;另一方面,腓尼基人每年要向亚述进贡大量白银。而最好的未被开发的银矿,位于数千英里之外的地中海西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公元前10世纪末,腓尼基人频繁造访该地区,与控制金属贸易的当地塔特西人(Tartessian)建立了商业联系。腓尼基人随即在地中海中、西部建立永久殖民地。伊比利亚最古老,最重要的腓尼基移民点在今天的Cadiz,位于西班牙西南部的直布罗陀海峡西面。最近的考古发掘表明,至少在公元前9世纪晚期,这里已生活着一群腓尼基人。

有关腓尼基人卓越的航海与商贸能力,信息主要来自文献。考古材料的缺憾导致对昔日地中海霸主的考古研究远远落后于古希腊、古罗马考古。考古学者在过去几十年里曾经发掘过腓尼基人的聚落,发现它们部位于沿海小岬和半岛,或者具有优良天然锚地的岛屿,并有河流与岛上资源相连。这些殖民聚落发展得相当复杂——考古证据表明人们耕作,存在手工业,擅长冶金,城市井然有序,不同人群杂处。然而与航海、远洋贸易的证物仍十分缺乏,而沉睡海底2600余年的Baio de Ia Campana沉船为考古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Baio de Ia Campana沉船以当地海礁命名。该礁石十分凶险在古代从海平面下50英尺处一峰突起、探出水面,从古到今成为无数船只的葬身之地。20世纪50年代,现代沉船的抢救打捞者为寻找金属残片探寻海礁周边,发现该遗址。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沉船频频被盗掘,甚至还曾被西班牙海军用于水下拆除训练。但好在现代干预也无意问保护了遗址——在20世纪初,西班牙政府决定炸掉礁石上部,爆破产生的碎块大部分落在沉船上面,破坏了多数表面材料,但掩护了下部的遗物,使遗址免遭进一步破坏。

考古学家原本期待能够获得关于造船技术的信息,然而仅1.5英尺长的船身木板只能说明当时腓尼基船的建造使用了榫卯结构。内容丰富的是船上装载的货物——为供应不同市场需要,其种类数量繁多。考古队收集了超过一吨的生铅矿石,还有170多块锡锭和铜锭。船上发现了大量陶器,包括从大的储物容器到精致的化妆品瓶。有些可能是船员的日常用品,如砝码、磨石、油灯、给葡萄酒调味的树脂、甚至是用于船体防水的沥青。还有原本可能专贡伊比利亚当地贵族的奢侈品:牙雕艺术品、琥珀块、雪花石罐、精美的梳子、铜香炉、鸵鸟蛋壳、石灰石供品台……以及一整套豪华家具——包括沙发、小桌、香炉、餐具,酒具。通过考察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和制造技术。考古学家能对许多物品的产地在地中海和大西洋周围进行追溯:象牙来自北非、铅和锡分别开采于西班牙东南部和遥远的西北部、铜至少开采于8个不同地区,从伊比利亚南部到撒丁岛和塞浦路斯、琥珀来自波罗的海、陶器产自伊比利亚南部、北非和近东本地腓尼基作坊。此外,在发现的50多根象牙中,至少1 1根刻着腓尼基宗教意义铭文。这些器物应当是善男信女祈福发愿时留在神庙中的,而出现在商船中是否暴露了神职人员的不法行为?

Baio de la Campana腓尼基沉船上的物品,反映了人们的事业和生活,来源于各地的货物也佐证了腓尼基人的大范围远程贸易活动。其遗物不仅可供研究者探讨贸易形式,领域,辨识来源范围、生产和交换,也为探讨腓尼基贸易、殖民、定居发展的性质提供了信息。

(编译:杨月光、艾婉乔)

国外资讯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5月18日,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国际博物馆日”。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这也与即将于7月3日至9日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的主题相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入进来共同庆祝国际博物馆日: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145个国家超35000家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初步评估帕尔米拉世界遗产地的破坏情况

4月24日至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了帕尔米拉的博物馆和考古遗址。专家们确认了加固保全博物馆建筑物的应急措施,以及记录、评估、保护和修复所需完成的大量工作。对比、拼接和记录破损雕塑的工作已经展开。专家组认为尽管数座标志性建筑被毁,但帕尔米拉考古遗址大部分依然保存完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与合作伙伴一起采取应急保护措施。4月27日,专家组在完成帕尔米拉的快速技术评估后返回巴黎总部,并提交了关于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世界遗产地破坏情况的初步评估。

关于遗产地的完整报告将在今年7月土耳其伊斯兰堡举办的第4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提交,意在确定应该采取的应急保护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派出国际专家组进一步考察包括帕尔米拉在内的叙利亚遗产地的保存情况。关于保护叙利亚文化遗产的国际专家会议将于6月2日至3日在德国柏林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柏林“保护叙利亚文化遗产”专家会之前组织磋商

即将在柏林举办的、以保护叙利亚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会议(6月2日一4日)正在筹备之中,筹备工作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及其团队正在与来自成员国的代表和专家就全面评估形势和前进方向等问题进行磋商。上述工作是本着执行委员会第1 99届会议关于保护叙利亚的文化遗产的共同决定而进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4月24日至26日向巴尔米拉下达了第一次评估任务,在初步评估结论中,重点提到了博物馆和考古遗址遭受的严重损害。俄罗斯联邦大使、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表示俄罗斯方面无意在巴尔米拉问题上继续任何单方面的行动,已经充分准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领导和合作下参与国际事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洲博物馆之夜”面向公众开放

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支持“欧洲博物馆之夜”的第8年,其总部在5月21日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将有机会前往参观主题为“艺术与和平“的临时展览,展览广泛征集中国及欧洲的当代艺术品参展。观众也可藉此机会参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建筑。

近年来针对文化遗产的袭击在世界范围内常有发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借助此次活动,重申博物馆对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实现共同价值的重要性。“欧洲博物馆之夜”活动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欧洲境内超过3500间博物馆,将一同带领观众体会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好与多样性。

尼泊尔震后一周年:遗产合作保护新项目启动

文化承载着尼泊尔人民的灵魂。在尼泊尔震后一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4月17日抵达尼泊尔当天,与尼文化、旅游及民航部长共同宣布了一项针对加德满都谷世界遗产地震后恢复的新项目。项目计划三年内完成,将得到中国海南省慈肮公益基金会的赞助支持,旨在重点完成对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周边建筑物的以及猴庙的修复工作。

建筑遗产保护课程结业

4月29日,第六期建筑遗产保护国际课程顺利结业。

来自17个国家的17名学员在为期8周的课程中交换经验,通过交流扩展了眼界,获取了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领域的最新理论。来自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及世界不同国家的超过30名专家为学员授课,通过讲座,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与学员分享经验。

8周的课程分为7个模块,前6个模块分别为遗产定义、管理系统、文档编制、状况评估、观众管理及阐释说明,涉及建筑遗产保护的不同方面:最后一个模块“遗产影响评估”,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共同开展。

悉尼出土迄今最古老石斧碎片

悉尼大学皮特·希斯科特及他的团队经研究认为,一枚出土于1 990年的经加工的石器碎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石斧的残片。澳大利亚国家大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斧的碎片。考古学家分析,这一枚碎片有可能是在重新打磨的过程中,从石斧抛光的边缘脱落。遗址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金佰利大区。考古工作者在这一遗址最古老的地层发现了这一枚玄武岩碎片,距今约45000至49000年。考古学家认为,石斧可能由最早到达澳大利亚人制作而成。

“紧急状况下的文化遗产急救”开课

“紧急状况下的文化遗产急救”课程,通过文化专家与人道主义专家合作授课,为学员提供了在紧急情况下面对文化遗产的危机处理方法。该课程将教授实用技巧及知识理论,让学员在复杂且危急的情况下能采取措施抢救或加固处于危险中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日后将可能成为和平发展的引路人。此前,该课程已经在欧洲、中东及亚洲地区开展。2016年的课程由史密森学会承办,于5月23日至6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展开。内容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案例,如卡特里娜飓风,及刚刚经历的桑迪飓风过后的文化遗产保护实例。

巴基斯坦发现佛造像

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一座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因地震毁于公元3世纪的窟龛中,发现了佛造像及佛教雕塑。据《现场科学》的报道,其中的一尊1700年前的造像,描述的是年轻的悉达多王子骑马的情景。考古学家认为,这尊造像讲述悉达多的故事,即后来的释迦牟尼佛。窟龛中还发现了一座佛塔,考古学家认为这座佛塔的原型可能存在于斯瓦特山谷中。窟龛的院落中发现了一座可能造于震后的雕塑,描述了一位坐在宝座之上的不知名的男性神明,手捧酒杯及供奉的羊首,羊首在兴都库什文化中是与高山是联系在一起的。

“沉没的城市:埃及消失的世界”在大英博物馆展出

索尼斯,赫拉克莱奥和卡诺帕斯这两个消失在地中海汪洋中的城市就沉于尼罗河口附近。以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命名的索尼斯一赫拉克莱奥城曾是古埃及与地中海进行贸易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卡诺帕斯城则是古埃及神明崇拜信仰的中心。对于这两个古城的探索发现正在转变我们对于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的认知。5月19日至11月27日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此次展览,讲述了政治力量和人们的信仰、神话和移民、神明和国王,由此探索古埃及和古希腊这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联系及其中的精彩故事。展出的展品都在水下保存埋藏了上千年之久。贡品和礼器揭示了当时对于俄赛里斯——这个掌管不朽生命契约的地狱之神的狂热崇拜。

过去的20年中,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亚及他的团队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发掘了许多惊人的水下发现。这些主要收藏于埃及博物馆的惊人发现也在旁单独展出。

“非洲世界遗产:发展之路”展开幕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筹备的名为“非洲世界遗产:发展之路”的展览于5月18日至6月14日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出,随后将以数字展览的形式在其他国家巡回展出。展览通过50块照片展板展示位于非洲大陆的8处世界遗产地的照片,旨在通过这些照片告知人们,保护遗产对非洲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具有有重要作用。此次展览旨在唤起成员国及社会大众对非洲大陆遗产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重视,并强调当地社团在保护遗产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帕加马与希腊王国”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

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期间。实现了远距离贸易及文化的交流j在此期间的宫廷艺术家也为后世统治这一区域的希腊国王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财富。这是在美国境内举办的首个聚焦希腊化时代财富、艺术及科技成就的展览。展品选自多个国家,时间跨越自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至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展出的264件创作于希腊王国时期的艺术作品,涉及大理石器、铜器、陶塑。金饰、玻璃及嵌宝石容器、贵金属及硬币,并向观众着重介绍了帕加马古城。展品突出展示希腊化艺术家所创作的不朽遗产及其对罗马艺术的深远影响。展览将于7月17日结束。

国内资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陕共话文化遗产保护

5月13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合作论坛”在西安开幕。论坛以”文明互鉴增友谊、交流合作促发展”为主题,举办“丝绸之路遗产保护管理与监测论坛”

“考古与文物保护论坛”

“博物馆与教育分论坛”和“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论坛”四个分论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中亚、西亚、东亚和欧美等11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门、考古界、博物馆界专家,围绕议题畅所欲言,交流研讨。

第一届中欧建筑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5月13日至15日,第一届中欧建筑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通过了由鲁汶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雷蒙德嘞麦尔国际保护中心高曼士教授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提出的国际建筑考古学术合作倡议。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

中欧建筑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分享聚焦于中国或欧洲的古代或近代建筑遗产的多学科、多国别的学术研究成果,以期在基础理论及方法论层面,进一步拓展建筑考古学的学术基础和学术工具,进而提升我国在建筑遗产价值的发现、评估、保护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学术水平。

长城保护编制研讨暨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4月6日至7日,长城保护编制研讨暨工作推进会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会议听取了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进展情况的汇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关于长城保护管理调研情况的汇报,并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长城保护工程技术相关标准规范前期研究》项目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的《长城保护规划大纲》项目进行了专题论证。

根据会议部署,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将于近期将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计划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正抓紧进行《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修改完善工作。

福建永泰庄寨保护研讨会召开

3月23日至26日,福建永泰庄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永泰召开。来自全国文物保护和古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为永泰庄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献言。永泰庄寨是一种防御性民居,目前保存完好的庄寨尚存146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95座。不仅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代表,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更是传统乡绅文化的载体。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装饰表面涂层保护培训班在故宫学院举办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承办、美国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协办的古建筑装饰表面涂层保护培训班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古建筑保护、规划、设计、文物保护、研究等部门,具有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修复、古建筑室内装修或家具保护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和从业经验。此期培训班以古建筑装饰表面的涂层保护为主题,旨在丰富与提高从事古建筑类文物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保护技能。

不仅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授课,探讨文物保护专业伦理问题,讲授文物保护相关技术与分析方法,还有外籍专家讲授国际上最前沿的古建筑装饰表面保护理论和技术。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咨询会召开

4月29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咨询会在湖北大冶召开。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不论从年代、冶炼工艺水平和遗址构成,还是开展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深度上,都堪称目前国内最为重要的矿业遗址,为中国考古学开辟了矿冶考古的一个新领域。与会学者考察了四方塘墓葬区发掘现场,参观了遗址博物馆,评价冶炼场的足迹和墓葬区等考古新发现“见物又见人”,揭示出了矿山结构、生产流程和生产线,是国内唯一比较成型的矿冶遗址。在解决中国青铜器南北方的来源学术课题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资源角色。

“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全球发布

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向全球发布。首次发布的有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数字敦煌“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拍摄、扫描、获取、存储敦煌石窟文物信息,并通过建立多元化、集成化的数字敦煌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在实现永久保存敦煌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

“数字敦煌”项目由“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敦煌资产管理系统”、数据永久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目前“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第一期已构建完成。“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网址:www,e-dunhuang,com

山西芮城广仁王庙环境整治工程竣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芮城县广仁王庙环境整治工程竣工。竣工仪式于5月14日在芮城县城南村广仁王庙举行。

广仁王庙,俗称五龙庙,现存大殿为唐太和五年(831年)遗构,是全国仅存4座唐代木构之一。2015年初,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五龙庙文物主体得到了修缮保护。广仁王庙环境整治工程,是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的一次尝试。按照设计方案,工程加固了庙前坡地和三眼窑洞,周边围墙,铺砌了村民广场,整理了参观路径,增加了安消防监控设施、管理用房,并以五龙庙为核心,对院落空间做了展示布置。

《中国古建筑丛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故宫举行

5月1 1日,历时5年,集合国内600_--余名古建筑专家、学者及文物专家共同编写,由35卷构成的《中国古建筑丛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在故宫举行。

据介绍,《中国古建筑丛书》是“十二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丛书自201 O年开始策划,于2011年正式启动,以省(区)为单位进行编写,共计35卷,系统论述我国各地区古代建筑发展、各类型建筑的分布与特征及营造技术。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出版发布会召开

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成果发布会暨首发仪式在清华大学召开。“清华简”第六辑整理报告共收入5篇战国佚籍,记录了春秋时期郑、齐、秦、楚诸国史事,此批文献的整理公布将为历史学、文献学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资料。《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仍由中西书局出版,采用电分技术对光学照片进行制图,保证了出土简帛的印刷出版质量。

“在地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召开

“2016清华同衡第四届学术周”活动于5月9—13日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举行。本届学术周以“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题。5月12日,就”在地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话题,与会学者专家探讨了“在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观——真实性、地方性,尊重传统,都在回应对规划“在地性”的呼唤。在历史聚落的当代演进中,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发挥怎样的力量?如何在保护规划中重拾历史的尊严?几位实践者们通过机制上的探索把传统文化的价值释放出来,这是在地规划应当坚持的方向。

谭金花博士认为当前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种种怪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遗产教育的落后。文化遗产的保护强调在遗产原有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遗产价值,而大量实际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却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理念,特别是对遗产原有文化环境的保护。

李秋香教授讲述了清华乡土遗产保护团队二十多年来对诸葛村从发现到呼吁,从研究整理到规划,长期顾问服务的历程。通过逐年纠正村庄建设的偏差,提升村民与干部的意识,清华团队和乡村的领导者和村民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更大的保护团队。

黄薇夫妇在景德镇进坑村创造性地构建了”政府·学者·百姓三位一体”遗产保护新模式。通过与村民制定村规民约、设立窑址巡逻制度、呼吁政府和老百姓做全域性规划,与村民一起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进坑村博物馆、复原水锥及古道、以策展推广学术、恢复传统民俗和节日等方式,力图实现“忙时种田,闲时考古”的文化遗产保护的自我造血模式。藏族规划师军镁扎西分享了回到玉树参加修复、重建工作六年实践,从保护民居,到参加灾后建筑设计评审,再到文物的修复与发现,对文化遗产和土地认识的逐层深入。他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之外,价值观非常重要。许多困难的任务是基于精神而非利益才完成的。

学者林美吟参与了金门闽南传统聚落的保护建设工作,通过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并积极建构一系列涉及资金保障、辅助机制、控制管理、工匠体系等方面的保护机制,达到进一步推动金门遗产长远利用和发展的目的。她认为,当文化遗产的土壤够丰厚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人以更高的觉悟成长起来,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首届中欧建筑考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16年5月13—15日,首届中欧建筑考古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比利时鲁汶大学工学院、鲁汶大学雷蒙德,勒迈尔国际保护中心联合发起,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博物院、故宫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合办。来自中。比,德、法、意、奥、荷、美等国的学者交流了海内外建筑考古学的最新探索。对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讨,既拓展了建筑考古学的学科视界,对提升我国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中的价值认知和保护利用水平也富有启发性。论坛形成了《国际建筑考古学术合作倡议》。

为期三天的主论坛分11场演讲和讨论,跨越建筑史、考古学、艺术史、科技史、古典学和遗产保护等学科,充分展现了建筑考古学科的多元关注;4场青年论坛体现了这一领域青年学者的关注焦点和研究水准,中国建筑设计院还举办分论坛,由鲁汶大学资深考古学家介绍欧洲建筑考古学家对建筑遗址从发掘到保护、展示等各方面的系列成果。中外学者普遍认为,建筑考古学不等同于考古学或建筑史学,而是两者的交集,无论中外的建筑考古遗址还是中外地面现存的文物建筑,均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建筑考古学研究,方能厘清建筑的历史、脉络、工艺及文化内涵,由建筑考古学研究所支撑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才能无损于文物遗产的价值,并使之得以弘扬。

作为中欧建筑考古学术合作的成果,鲁汶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推出了针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建筑的新作《舶来与本土》,同时推出的还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的力作《万荣稷王庙建筑考古研究》。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召开

5月21—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召开。参会者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埃及、印度、韩国、日本、洪都拉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400名专家学者以及数百位列席学者,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顶级考古学家,可谓星光熠熠。这场中国考古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进行了数十场主题丰富的学术讨论,并开展了遗址考察和公共讲座等活动。本届大会总计收到论文400多篇,涉及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各个时段的考古研究。

中国考古学大会颁发的一系列奖项引人关注,除原有的田野考古奖外,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宿白获得终身成就奖,李飞等11人获得青年学者奖(金爵奖),11部著作获得了研究成果奖(金鼎奖)。

”中国考古学现在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想以这次大会为契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部署今后的发展。正像本届考古学大会主题,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届大会一定会对今后考古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著名考古学者、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说。

(国外资讯编译:盛夏)

猜你喜欢

遗产考古文化遗产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