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转变
2016-05-30高静
高静
【关键词】 课堂;兴趣;教学模式;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047—01
传统教学是老师通过课堂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形式单一,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而网络则让课堂无论是授课内容、讲课形式、还是师生关系都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凭借网络平台、借助视听语言老师把知识点变得碎片化、趣味化、特色化。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一、从传统的备课到“做”课
1.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是老师通过课堂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形式单一。传统课堂进行提问检验学生是否学会了知识点,45分钟的课堂知识过度集中于内容和方法的强调传授,学生自主选择空间有限,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学会表达,如何激发创造力和趣味、积极性成为了新课堂的关键。
2. 转型微课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课堂发生变化,微课把课堂内容变成了有明确目标,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教学方式。微课是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课堂模式从板书到PPT,从PPT到微课。把一笔一划的粉笔字变成了动画,视频,有趣味的知识点,从教室变成了需要的任何场景,书本有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这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理解问题。精美的微课是需要老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录制视频,整个过程的集成性需要后期团队编辑制作。首先,教师准备PPT或适当动画,还有相应的讲解文字;其次,录制设备可以是专业的,也可用录屏软件甚至手机等;最后,录制好讲授内容后进行后期编辑,将PPT或动画特效等相结合。
二、时间碎片化,抽象具体化
1. 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根据知识点和学习规律,一般时常为5~10分钟左右,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一节课教学更能高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学内容比较少,与传统课堂内容宽泛不同的是微课主题突出问题聚集,更适合老师的突出教学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相比于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内容更加精简。
3. 资源容量较小,视频格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学生可以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以下载保存到电脑、手机实现移动学习和随时学习。
4.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5. 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6. 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三、微课的发展趋势
课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引人入胜。通过丰富的案例引出相关知识和基本信息。这样的微课教学可以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减少了重复性,使得学生能有效分配利用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
微课与设计团队制作结合:微课表现形式多样,制作过程不同视觉风格也有所不同。有些像电影,各种素材丰富且运用了蒙太奇之类的手法;有些像百家讲坛,虽然看起来平实,但是用光、音响效果都很讲究,有些简洁的PPT、二维与三维的动画等,这些都需要拍摄设备与环境,老师要与技术人员配合完成,每次录制需要技术人员现场拍摄,前期设计脚本设定老师的出镜时间、时长、景别等。总而言之,短短的视频制作需要老师前期准备、技术人员前期准备、录像、技术人员后期编辑等。所以出彩好看的微课与技术团队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 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