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根段繁殖的发芽率试验研究

2016-05-30仉劲马利红刘政波毕研文陈宝芳王建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根段发芽率丹参

仉劲 马利红 刘政波 毕研文 陈宝芳 王建华

摘要:本试验以两个不同的丹参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根段部位、长度、直径、扦插深度、土壤质地类型、育苗株距、扦插方式7个因素对丹参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系均表现为芦头扦插发芽率最高;随着根段长度和直径的增加,发芽率提高;全埋处理优于微露处理;砂土处理优于基质处理和壤土处理;育苗株距增大,发芽率降低;斜插处理优于直插处理。因此,丹参采用根段育苗时,应挑选中上部、长度6~8cm、直径5~10 mm的根段作为繁殖材料,选择砂土采用斜插、全埋覆土的方式,株距保持在2 cm,能很好地提高丹参发芽率。

关键词:丹参;根段;发芽率

中图分类号:S567.5+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3—0073—03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一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丹参性微寒,味苦,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

根段繁殖是丹参生产中常用的繁殖方式,相对种子繁殖不仅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还可解决生产中种质资源混杂的问题。丹参根段繁殖的长度、直径、部位等因素前人已有研究,但是涉及因素较少,不能全面考虑影响丹参发芽率的各个因素。本试验对丹参根段发芽率进行了多因素处理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丹参的根段繁殖技术,探索最佳种植方式,更好地为丹参种植服务。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2个高产丹参品系:品系1和品系2,均由本课题组自主选育。选用根皮色泽鲜红、无病斑、无机械损伤的一年生丹参种苗的根作为种根。试验田设在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中药园教学基地。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根据处理因素的不同,设置内部因素处理和外部因素处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丹参的根段部位、长度和直径,外部因素包括根段扦插深度、土壤类型、育苗株距和扦插方式。试验设计见表1。

1.2.2发芽率测定 各处理扦插30天后,统计根段的发芽情况,根段露芽即为发芽,每个处理100根段,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得出发芽率。

1.3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和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内部因素对丹参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内部因素处理下两个品系丹参根段的发芽率均表现为品系2高于品系1。不同部位处理下两个品系均表现为:芦头发芽率最高,与其它部位发芽率差异极显著;其次为中部根段,下部根段发芽率最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长度处理下两个品系均表现为:根段越长,发芽率越高。品系1中4 cm根段扦插发芽率最低,与6、8 cm根段的发芽率差异显著,而6 cm与8 cm根段无显著差异。品系2三个处理问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直径处理下两个品系均表现为:根段越粗,发芽率越高。品系1与品系2均为直径>10 mm的根段发芽率最高,其次是直径为5~10 mm的根段,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直径<5 mm的根段。

2.2外部因素对丹参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外部因素处理下两个品系丹参根段发芽率均表现为品系2高于品系1。不同扦插深度下两个品系发芽率均为全埋处理高于微露处理,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土壤类型不同,丹参发芽率也不同,两个品系均表现为砂土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为基质处理,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壤土处理。育苗株距对品系1的影响较大,品系1丹参根段发芽率随育苗株距的增大而降低,且株距为2 cm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品系2三个处理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从扦插方式来看,两品系均表现为斜插处理优于直插处理,品系1两个处理差异不显著,品系2差异显著。 3结论

丹参根茎繁殖是指秋季收获后,将粗根留下作为药材,然后将剩余根段作为种根按一定的行株距进行种植的繁殖方式。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周期最短、产量最高。因此,在丹参种植时应大力推广根茎繁殖方法,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产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段的部位、长度、直径、扦插深度、土壤质地类型、育苗株距、扦插方式7个因素对丹参发芽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选取直径5~10 mm的中上部根段,处理成长6~8 cm,选择砂质土壤,以2 cm株距进行全埋斜栽,能提高丹参的繁殖发芽率。

猜你喜欢

根段发芽率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荷花、睡莲根段繁殖试验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刺槐细短根埋根育苗技术试验
博落回根段繁殖技术
RP-HPLC测定石见穿中丹参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