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研究
2016-05-30孙介夫
孙介夫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也逐渐开始了信息化的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否在行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建筑施工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了避免传统人工管理的种种弊端,打破人工管理的局限性,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并使用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建筑行业在信息化管理上优化模型,并从概述、必要性和有效措施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有效措施
前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在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更多的建筑企业将管理的信息化作为资金投入的重点,及时更新电脑配置并重金聘请先进的技术人才以保证信息化管理的硬件配置,与此同时,也不惜价格购置和开发先进的专业软件,并且运用到企业具体的运行中。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负责人开始加大了对信息化管理模型的重视,不断优化建筑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模型,并将之称为企业工程管理的重要方法。
1、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的概述
1.1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模型尚不成熟。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使用的信息化管理模型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改装国外管理模型或直接使用国外管理模型;另一类是我国本土研究出的信息化管理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这两大类管理模型都尚不成熟。因为国外的信息化管理模型往往不适合我国的建筑行业,因此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有限。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许多信息化管理模型往往对信息管理的有效性要求很低,这样在企业的管理中是无法适用于变化无常的内部环境。
1.2行业信息化管理模型发展失衡。在信息化管理程度上,我国的建行业是参差不齐的。有一些建筑企业并不愿意将自己和人力资源投入到不能直接见效益的管理模型上去,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模型发展失衡,不利于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的发展和传播。
2、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的必要性
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建筑安全性能和经济支出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方面。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经济支出相对很大,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施工经济风险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相对而言,建筑安全性能管理是建筑施工行业中最根本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估建筑施工的安全性。目前而言,对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对建筑施工安全性能和建筑施工中所有经济支出的分析评估普遍使用的管理方法是人工管理方法。然而,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人工分析评估的方法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人工评估的过程中会糅合进工作人员的人为主观的东西,所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大多数是不客观的分析效率。因而,想要在建筑施工领域充分体现高效率的经济和安全性的管理,避免在人工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和弊端,现在建筑行业已经开始关注先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并将之逐渐运用到实际的建筑施工中。这种模型方式具有先进科学、分析精度高和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它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节省了企业的施工成本,体现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型的有效措施
3.1管理平台的多层化。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管理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利益人,包括地方政府、设计施工企业、业主等。与此同时,也会关系到施工的很多环节和细节方面,如合同的管理和使用、现场施工的管理等不同的问题。因此,对于行业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的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多角度思考,考虑多方面不同的需求。建立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的一个信息平台,其中包括企业知识、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依据主题的不同生成与之匹配的数据,使企业的资源更具有信息化。为了要让具体的操作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建筑企业必须引进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同时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有效的管理,使他们真正成为行业管理信息化优化模型的有力保障。
3.2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很多地方甚至不同国家的行业定额,使得整个工程的运作过程显得非常的繁杂。由于工程的内容相当复杂,计算数据的量也过于大,使得整个运用起来相对的不够灵活。尽管这样,每个建筑企业也必须遵守这些内容,而建筑企业往往将此作为企业预算成本时的参考和依据。因此,进行行业管理信息化优化模型时必须要多方面的考虑以上的方面,打破单一应用的有限性。
3.3工作流程的数据化。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信息参与方进行数据传递的过程。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通过电话传递或者书面传递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往往会降低了数据传播的有效和技术性。让工作人员只输入一次数据,却能多次使用。这样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工作流程的严谨性监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工作流程进行无纸化操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不断调整管理中的不合理环节。
3.4管理适应性的加强化。在实施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地质条件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的影响,甚至还有些城市的建筑对施工时间、噪音、环境保护都会有严格的控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进度和资金投入,还会对成本的预测以及成本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要设置建筑施工的参数,让用户根据施工进程中的实际情况来自己设定相关参数。只有这样,系统的运行才能够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3.5工程数据库的实时化。现在,我国的建筑行业并没有采用企业定额投标的方式,一般采用的都是概算编制投标。这种方式排除了恶性竞争的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也承担了更多的职能。比如,要积累一定的管理经验、对承包商进行考核、对供货商进行选择等。所以,建筑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对企业定额的编制模板、材料的数量、承包商以及供货商数据库进行编制。这样施工人员就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还可以供其他部门借鉴。
结束语
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而言,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型是其实可行的,因此只有找到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型才能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块在建筑施工行业的使用主要是为了促进整个行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提高行业施工管理的水平,促进信息高效率的传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进度。当然,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优化模块还会有更大的进步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