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读”
2016-05-30丁晓言
丁晓言
“原生态”注重还原本来的事实和过程,对指导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语文学界在经历了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人文与工具性”等话题之争后,也渐入冷静思考。特别是课程标准实施后,许多学者和教师尤为推崇“生本”原生态理念,关注学生的精彩生活、真实情感和鲜活思想。上述理念融入阅读教学,便不难看出隐藏其后的是“原始”与“本真”,就是引导学生放下一切“旁骛”与“杂念”,用最初的状态去品读文本,让文本的真实含义“水落石出”。
一、回归文本原初阅读,质疑生“愤”
《论语》言“不愤不启”,强调生疑是解开疑难枷锁的必由之路。最初面对文本,任何读者都是学习者。作为学习探求者,不应受任何外力的影响,即使是脑海中已存储了先前的一些东西,也应尽量带着最原始的探知去拜读和品鉴,让文本含义毫无遮盖地露出来。
回归原始阅读状态,产生的疑虑也就客观、真实。如在学习《师说》时,要求学生自主“裸读”,建议他们根据自己积累的文言知识,从头到尾仔细通读一番。要求学生细心揣摩“道”“业”“惑”等含义,让他们在深思的过程中暴露理解缺陷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做笔记,圈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疑难之处。果不其然,学生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提出了疑问:古人为什么不用“二人行”;“古之学者必有师”,难道不能自学?尽管有些问题看似好笑,但反映了学生最初的阅读状态。这些疑问,为学生的自我探读求解奠定了基础。
回归原始阅读,目的是引起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好奇,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主角。倘若教师忽视了这些,会使教与学发生“短路”。待学生有了足够的疑问,教师应该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循循善诱和启思发问便是最为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结合前后语境、上下语句,反复推敲作者的用意,多和文本、作者、人物等进行对话,多设身处地想想自己会怎么做,越是这样研读,发现的问题也便越多,更有“犹骨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二、关注个体阅读困惑,探学起“悱”
悱而求发,更注重感思探解过程,是一种阅读感悟的心灵体验。学生的困惑需要教师去点拨和帮助。教师应该搜集学生不同的“裸读”困惑,多给他们自主、自由、自然的探究机会,让他们在相互讨论和彼此争辩的过程中破解难题。
借助探学破解阅读疑难,让学生有主动尝试和七嘴八舌的求解机会。如在《拿来主义》教学指导中,请学生就自己的疑难问题主动提交讨论和交流。有的学生说,鲁迅的“不文不白”,读起来拗口难懂,令人费解;有的说,自己对该文的结构层次把握不准;还有的说,鲁迅先生总喜欢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好像有显摆噱头之嫌……笔者则根据学生的问题,予以归纳分类:针对语言理解类的疑难,引导学生结合创作时间,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予以指导;针对表达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学生从鲁迅的写作艺术特征及当时当局的文艺审查等方面去探知;针对学生其他理解难度不大的问题,则建议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探学需要一定的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氛围下大胆表达、各抒己见,定能使得学生在“悱”的同时,有参与探知的冲动与渴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理解差异创设不同层次的导思话题,让他们在各自发展区域内主动思考交流。教师应多给学生搭建探学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同伴交流、小组讨论、角色对白的过程中探究问题,创造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时机。
三、引导多元解读洞察,真实自“发”
“学而不思则罔”,也就困惑无所得。“裸读”需要思考,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更多展示鲜活思想的载体。鼓励学生带着真情实感主动去解读,跳出教师权威说教和辅导资料的标准答案,定会使他们的理解感知熠熠生辉。
解读的多元化,使得学生的真实感受自然生发。如在《陈情表》阅读指导中,笔者要求学生就其中的感人肺腑之言进行解读,允许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学生认为,李密逃避责任,借孝为名不辅佐国家,实为不忠之人;有的认为,其孝行正是当今社会需要推崇的传统美德,值得褒扬;也有学生认为,作者借助孝来婉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足见其智慧……这些个性化的解读使得学生不再隐藏自己的观点,让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解读了解学生心思,让阅读不再成为他们的“拦路虎”,能使学生有自由感思和自主生成的可能。多元解读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建议,引导他们口无遮拦地表达,才能使其思想裸露出来。学生解读中的偏差,不妨予以修正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前所言,学生是“裸读”的主体,也是质疑求解的生力军。教师在引导学生“裸读”的过程中,不妨紧扣“愤悱”多“启发”,使学生原生态阅读感知,最真实地抒情达意,多样化解读生成。教师要退居学生身后观察学生“裸读”,在他们“欲言却停、想写骤止”时,多一些旁敲侧击的提醒和细枝末节的建议,使学生走出“愤悱”困境,豁然开朗。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2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