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通、大阅览”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初探
2016-05-30左茜
摘 要:“大流通、大阅览”服务模式已是当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作为一线馆员在此对大流通给图书馆带来的优缺点做一简要阐述,以期能在以后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关键词:大流通大阅览;服务模式;系统智能化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持续发展,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顺应知识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师生,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图书馆(以下简称“成龙校区图书馆”)自2008年新馆建成以后,实施“大开间、大流通、大阅览”的开架服务方式,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笔者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流通部一线岗位工作这几年,体会到了此开架服务模式所带来的便捷与效率,但从中也看到了不足与问题,为此,我将成龙校区图书馆实施“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作一简要梳理,以期此馆能为大家更好的服务。
一、“大流通、大阅览”的概念
所谓“大流通、大阅览”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在实现馆藏文献充分开架的情况下,各个书库、阅览室之间自由流通,读者只需要在入口处刷卡,便可进入馆中畅快阅读,自主使用各类文献;二是功能上的意思,这种打破“借阅分离”,实现“即借即阅”的形式,能进一步提高大家阅读的热情,各个书库之间没有限制,正符合现代化大流通对全民阅读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二、“大流通、大阅览”实施后带来的变化
1.楼层分布概述
成龙校区图书馆总楼层十一层,一楼大厅中间位置是大门出入口,设有门禁系统,读者可持一卡通刷卡进入,可携带自己的物品和已经借阅的书籍进入阅读。大厅左边是专门为读者配备的上百个存包柜,可用于存放个人物品。大厅右边是服务台,每天会有两名专职馆员在其工作,为读者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大厅中心区放置三台自助借还机,方便读者借还图书。借还机后面是新书展示区,每个月会有新书在其展示,方便读者优先借阅。二楼到四楼是书库和自习室,五楼是期刊阅览室和外文图书及过刊存放区,六楼是办公室和古籍阅览室,七楼是中文图书基藏库。可见此简表:
2.设备系统智能化
实现“大流通、大阅览”的开架服务模式以来,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提高,来馆人数与日俱增,借阅量也节节攀升。为了满足读者来馆即借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我馆在学校的鼎力支持下,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引进了智能化自助借还设备系统,也就是俗称的RFID系统。将以往通过在借还台工作人员对借还书进行充磁消磁的模式办理借阅手续,全部更换成读者通过自助借换机自己办理借阅手续。在成龙校区图书馆一楼大厅配备了三台自助借换机,不需要人工,读者借还书在分秒中独立完成,智能借还,效率倍增。为了方便读者能及时查询到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从一楼到五楼,我们都配备有相应数量的自助数目检索机,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为了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我们还购置了杀菌机,对于年代久远,鲜少利用的图书,读者还可以用杀菌机对其灭菌后再借阅。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我馆也推出移动图书馆,在一楼大厅配备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和哥得式借阅机,读者可以在此设备上阅读最新的报刊,也可以用智能手机免费下载感兴趣的图书阅读。
3.馆员素质优质化
图书馆员作为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作为知识、信息的管理者和传播者,日益成为现代图书馆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和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1]成龙校区的图书馆硬件设施逐日提高,相应的馆员队伍也在发生质的变化。为了提高馆员的专业素质,我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有针对性的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对图书馆的智能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并交授给其他馆员学习。其次,定期为馆里优秀的馆员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让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图书管理经验和服务技能技巧,回馆后将其所学知识在以讲座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除此之外,我馆还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班,组织馆员学习智能设备系统知识,促进馆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服务意识的改变,提升全馆整体素质。
三、“大流通、大阅览”给图书馆带来的积极影响
1.更好的体现了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理念
成龙校区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更好的阅读而努力。自“大流通、大阅览”实施以来,各个书库,资料室,阅览室之前没有限制,读者通过大门口刷卡进入后,自由徜徉在书海中。一旦在书库中发现了自己喜爱的书籍,随时可以拿出来坐在旁边的自习区阅读,这些变化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使读者能够及时找到所需文献资料,考虑到一般读者不可能较多的掌握相关图书分类和排架的专业知识,除了每层楼配备的专业查询机外,我馆在每层楼的电梯出入口的醒目位置都设置了简要易懂的图书分布图,便于读者及时有效的找到所需文献资料。如果还不能明白具体位置,我馆每层楼都有专业的馆员,可以请其帮助寻找。这些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减少了读者的盲目性,提高了查找效率,深得欢迎与好评,真正体现了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理念。[2]
2.充分实现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极大的延伸了图书馆的功能性
“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集借还图书,学习科研为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3]全馆具有电子防盗系统,允许读者在开放时间内将自己所携带的书籍、书包、笔记本电脑等个人物品带入,在书库查询完资料后,可以在自习区看书复习,完成科研等。每层楼配备有温热水,自备水杯即可饮用。这些改变,让读者能潜心蛰伏馆内,既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也给来馆读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与时间。
四、“大流通、大阅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1.读者的不良习惯增加了馆员的工作强度
实行“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后,图书馆楼层布局合理,环境舒适敞亮。读者自由度提升,到馆人数剧增。他们进入书库后,有些读者行为散漫,随意将取出的书乱放,导致书库错架乱架现象重生,其他读者因此找不到所需之书。或一人取出十几本书在旁边阅读,又并不借阅,走后在桌上散落一堆,等待工作人员清理。更有甚者对自己喜爱的图书取下架子后,偷偷藏匿于隐秘处,想下次来到馆直接拿出来阅读。特别是临近考试期,一些读者以图书馆为家,将被子、食物等放在书包里面带入,破坏自习区的干净与整洁。诸如此等一系列不文明行为,给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 “大流通、大阅览”服务模式下的应对措施
针对“大流通、大阅览”服务模式下带来的问题,我馆积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①加强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在新生入馆之前,做系统的入馆培训,详细的将图书馆的楼层分布,馆藏资源,检索方法等让其掌握,减少入馆后的盲目行为,特别是入馆的规章制度,一定严加强调,使读者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文明入馆的好习惯。②增加理架次数,加大巡查力度。要求书库工作人员每天将自己负责的书库范围保持整洁有序,书籍按时上架,遇到读者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循序渐进的引导教育。③招募志愿者队伍,让学生加入其中管理。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让热爱图书馆的学生和家境贫困的学生加入管理队伍,既缓解了流通部的压力,解放了馆员的劳动力,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又让学生在图书馆得到了锻炼获取了相应的回报,并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引导其他读者文明阅读。[4]
综上,“大流通、大阅览”的服务模式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在前期取得的成绩上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在不断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处理。在往后的实践工作中,我馆仍然会遵循“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继续前行,在实现“大开间、大阅览、大流通”的办馆格局的基础上,争创馆藏特色鲜明、管理手段先进、服务效果好的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鲁黎明.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20
[2] 许莉.浅谈大流通大阅览中的书库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3] 冯毅.浅议高校图书馆“大流通”服务模式[J].2011(3).
[4]尹雪.借阅合一的图书管理—以东华大学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4)
作者简介:
左茜,女,1986年5月,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图书馆馆员,硕士。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