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成就语文课堂高峰体验
2016-05-30顾丽
顾丽
“高峰体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学术语。他在《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中说:“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体验的概括。”他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能够发挥更多的潜能,获得高峰体验的人更具创造性,能够独立、果敢地处理问题,也更易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通过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的教学设计和语言,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教学情境进行感受、应用、验证、实践,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达到促进主体充分、自由发展的目的,这就是一种高峰体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虽也偶有让学生兴奋、充满表现欲的时刻,但往往是转瞬即逝,学生体会不完全,甚至教师也难以说清究竟是怎样触发了学生,总感觉要达成高峰体验不易,要摸清规律,找到方法更是难上加难。
一、朗读中巧设情境,触发生活体验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读能使学生熟悉文本,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主旨。然而一般意义上的读,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更难以达成高峰体验。而巧设阅读情境,就能够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比如,《琵琶行》第二段对琵琶声的描写极为生动,教师可采用范读的形式。当读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时,陡然停顿,从刚才或柔婉、或高亢的朗读中静寂下来,让学生有余地充分体会琵琶声从高潮陡然跌落时的感受,然后再让他们描述琵琶声,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把握其变化特征。学生说,听读之后的停顿让他们一下子感觉置身其中,好像刚才的琵琶声还余音绕梁,隐隐在耳。
在朗读的过程中巧设情境,能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体会,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和满足。其实,在朗读中巧设情境并不一定拘泥于形式,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设计方式。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朗读中巧设情境,从而让学生更易获取高峰体验。
二、提问时巧设情境,激发文本深思
课堂中的提问,一方面可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时抓住时机,巧设情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更能让他们深思文本,从而获取高峰体验。
笔者曾在李少成老师的《论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峰体验》一文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课堂上分析旧社会束缚劳动妇女的“四大绳索”,忽然有学生问:庙祝代表神权,那“狼”代表什么?如果“狼”没有吃掉阿毛,祥林嫂的命运是否会不一样?“狼”代表什么?教师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契机,于是因势利导:“这名同学问得好,大家不妨讨论讨论。这可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于是,学生立刻沉浸在问题情境之中,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归结为:“狼代表了一种当时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这不是社会问题,但这确实是套在祥林嫂脖子上的又一绳索。”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问题由学生发现,教师把握住了提问的契机,巧妙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这一问题情境中来解决问题,促使他们对文本进行深思。而这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使他们获得一种满足和喜悦,这种愉悦的体验不正是我们苦苦寻觅的高峰体验吗?
三、活动里巧设情境,增强创新意识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知识的获得不应该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随着教改的深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一定的情境,利用搜集到的材料主动获得知识已经成为主流。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文本材料,在课堂中巧设语文活动情境,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合作学习,对新知进行主动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探究新知的喜悦,从而获取高峰体验。
在教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时,笔者设计了一次语文专题活动,主题为“战争与和平”。请每个活动小组自行选择话题设计一次专题展示,谈一谈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是希望他们能够从一个小角度剖析大主题,为材料作文训练打基础。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在组长带领下进行主题讨论,确定展示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制作PPT、小视频,忙得不亦乐乎。展示那天,有一组用剪辑的纪录片、新闻视频、课文片段等多种材料展示他们的观点“没有战争的准备就没有和平”。制作虽还有粗糙的地方,但视角独特,资料佐证丰富,讲述过程流畅。学生在活动体会中说:“在这次语文专题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了独立自主地去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成就感。”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更有创造性、更果断、更富有幻想、更独立,更有可能去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巧设情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取高峰体验,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发展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22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