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基养护管理防护技术分析

2016-05-30张国民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防护技术分析

张国民

【摘 要】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由路面结构层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是保证路面稳定的先决条件。路基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从而对道路使用者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行驶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路面的损坏,往往与路基的排水不畅、路基构造物的缺损有直接关系。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从体制改革、法规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对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防护技术;分析

一、公路养护管理特点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养护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且在作业区域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采取安全措施。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5.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6.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7.路基各部分经常保持完整,各部尺寸保持规定的标准要求,不损坏变形,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二、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1.养护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养护经费依靠上级拨付,资金支付采用拨款方式,不利于社会市场形成,不利于社会融资,这些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2.养护运行机制落后,“重建轻养”思想严重。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3.缺少统一的养护定额与科学的评判标准。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养护质量考核仍然沿用过去的“好路率”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

三、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

国外公路的养护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差异很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外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一方面,公路路基养护技术在我国的公路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受我国交通技术发展的限制,公路路基养护技术还不够成熟,仍需改进。公路工程离不开路基的搭建,公路路基的质量决定公路的使用时长与公路特性,而公路养护技术则有利于延长它的实用期限。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道路建设的数量也相应加大。但是由于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节省资金,路基施工质量不断下降,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监察并跟进路基防护技术,仔细研究路基的构造原理,正确应用路基防护技术,同时积极吸纳外来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防护技术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探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论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与防护技术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