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邹永忠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梯形创设

邹永忠

一、“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1.营造“探究”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和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探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探究”成果。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2.创设“探究”的情境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去。

3.提供“探究”的条件

学生“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首先要高清学生是“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替代,教师还要主动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掌握“探究”的具体情况,以便适时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从而保证“探究式学习”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能创造性地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索发现的“探究”素材,特别是要把远离学生实际的教材知识尽可能地还原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还要努力把封闭式的、程式化的“探究”过程转化为开放式、无序化的“探究”过程。如“梯形的面积”一课,开放式、无序化的“探究”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开放“探究”的途径。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自由地探索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把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甚至是长方形……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无拘无束地驰骋于“探究”的“海洋”里。

第二,拓展“探究”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探究”的成果向课外延升,使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去“研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如果外实地测量并计算梯形地块面积,特别是通过测量梯形的高,让学生展开想象,使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最后要正确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指导合作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与人融洽协作的意义,能互相帮助,能正确对待“探究”中的“失败”与“成功”,能热情地为同伴排忧解难,能成全他人的“探究”出成果。第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能多元优势互补。课外的“探究”,学生更愿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究”,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第三,要将“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适时结合。学生通过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个体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对于独立研究有困难的课题,可采取“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使优势互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二、“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程序

1.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识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里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边接点和生长点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探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也可以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形式等产生问题。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该怎么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探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探究”。

2.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探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探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时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板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

猜你喜欢

探究式学习梯形创设
梯形填数
梯形达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梯形
浅谈化学课外小组活动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途径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