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作品中冲突和悬念的研究

2016-05-30曹宛彤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电影艺术悬念冲突

摘 要: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然离不开冲突和悬念,只有有冲突和悬念,才能吸引观众观赏的欲望。好的影视作品的情节的设定,需要在事先设置好各种矛盾冲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能够充分体现作品的艺术。充满矛盾冲突和悬念的事件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观众欣赏的乐趣。本文主要研究了冲突和悬念对影视作品的作用,期待能够给影视作品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影艺术;冲突;悬念

一、“冲突”的内涵和运用

1.冲突的界定和意义

冲突是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强化情节的因果关系,按照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的情节逐步展开,能够使事件严谨,通过情节的冲突纠葛起伏跌宕,最终能够推向全剧走向高潮和结尾。在文艺理论中,冲突是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就如美国剧作大师麦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冲突是故事的灵魂,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活着就是置身于冲突之中。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叙述结构方式。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

2.“冲突”在影视中的运用

在影视作品中,冲突被巧妙地应用。如《魂断廊桥》、《肖申克的救赎》《天下无贼》等,都是在各种冲突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让剧情在跌宕起伏中引起观众欲罢不能的兴趣,并且,正是因为冲突的出现,才赋予了作品以强烈的逻辑性和起伏性。

以戏剧冲突为核心的创作规律,叫做“冲突律”。戏剧中的一切都归结为冲突:一个题材是否适合戏剧创作取决于该题材是否包括着冲突;一个戏剧情节是否具有戏剧性取决于冲突的强弱;戏剧动作只能是那些导致冲突的行为;而戏剧结构的“启、承、转、合”,指的便是冲突的不同阶段。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讲述了运用冲突律来对一个故事进行布局的方法,主要有四方面要求:第一,全剧必须围绕着一个贯穿冲突展开情节。第二,结构分为“开端”、“中段”、“结尾”三段。第三,冲突展开要早,开门见山;冲突发展要起伏跌宕,扣人心窍;冲突解决要巧妙——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四,冲突的每一次较量就是一个段落。

冲突在电影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是由于人的意志运用而产生的冲突。人的“自觉意志”的运用所造成的冲突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个人内心的冲突。二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三是个人与外在环境间的冲突。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够在一个情境之中将三个层面的冲突同时引入。

二、影视艺术中“悬念”的作用

1.悬念的内涵

悬念主要是让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持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主要表现为:它既能有效地使观众产生注意力,又能使他们保持这种注意力。它是情节发展的指路标,能使戏剧机构紧凑而集中。它在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之间,能更好的塑造人物、阐述主题。悬念是指欣赏戏剧、电影或其它文艺作品时,观众、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悬念是通过对剧情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观众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编剧技巧。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在西方编剧理论中,最早设计悬念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中国戏曲理论著作中,虽无悬念一词,单所谓的“结扣子”、“卖关子”,其内涵就是与悬念基本相似。《电影艺术词典》是这样定义悬念的:“悬念:处理情节结构的手法之一。利用观众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期待心情,在剧作中所设置的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在不同风格样式的电影剧作中表现方式不同。惊险片或情节片剧作常以冲突不断带来的‘危机或‘突然转折等情势,作为构成悬念的重要手段。一般的电影剧作中,则多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或人物心理的剖析来增加观众的兴趣,构成剧作悬念。悬念作为重要的结构技巧,其表现形态虽然受具体剧作风格样式的制约,但其作用却大抵相同,即能够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进入剧情发展,从而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

2.悬念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悬念分为两类,分别是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亦称吃惊或惊奇。通常在以情节性为主的戏剧中会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剧本,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侧重于性格描写的,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在实际运用中,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3.影视作品中“悬念”的运用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通过制造信息的落差,人物的心理独白,影视情节的扣押信息等方法,可以达到制造悬念的作用,引起观众观赏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马丽颖,刘瑞红.关于影视艺术创作规律的探讨[J].电影评介.2012(15)

[2]张劲松,电影艺术研究——从“冲突”和“悬念”说起,学理论,2010(07)

[3]朱彤:《论艺术技巧———悬念与高潮》,《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作者简介:

曹宛彤(1995.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本科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猜你喜欢

电影艺术悬念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论电影艺术中的数字技术应用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当我们谈论精神分裂题材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