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银行的颠覆者来了?
2016-05-30AlisonEbbage
Alison Ebbage
机器人来袭,逃跑还是拥抱?
机器人投顾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无疑将改变财富管理行业,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疑问理所当然:在一个人类智慧和社交互动至关重要的产业里,全凭数据输入就能产生科学分析的平台,如何能占据半壁江山,甚至“统治”整个产业链呢?
尽管质疑声不断,但智能投顾的前景却反而更显光明,其根本原因或许在于,机器人的出现并不能彻底取代经验丰富的财富顾问的地位。威廉·特劳特,知名研究及咨询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这样评论智能投顾:“十几二十年以前,机器人投顾仅仅只是被应用于研究机构的课题实验,真正进入高净值客户这一金融服务零售领域是近年的事,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机器人投顾的前景是巨大的。”
这种“可预见的前景”显然触手可及。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大约200多家以机器人智能投顾为主体的投资平台,而这些投资平台的客户甚至已经延伸到了欧洲。事实上,这股机器人智能投顾的风潮不仅吸引了一大批高净值客户,也让传统的金融业者趋之若鹜。仅在去年,就有数家机器人智能投顾平台被大型理财机构并购,而数据显示,这些理财机构大多服务于高净值客户。
对保守的金融行业来讲,任何一种趋势都不会轻易得到发展,但这种保守在面对机器人智能投顾时却变得“不堪一击”,毕竟,根据花旗集团去年最后一季度报告中预测的,机器人智能投顾在接下去的十年将管理超过5亿美元的财富,相信这样一块“大蛋糕”会让所有金融机构趋之若鹜的。
智能vs人脑,合作胜于对抗
和金融业者的保守相比,可以被称之为“互联网世代”的年轻客户,则对机器人智能投顾的接受度要高的多。根据花旗集团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富二代都对智能投顾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基于这种兴趣,机器人智能投顾对传统的银行业者和金融机构而言,或许更多的并非威胁,而是吸引客户的助力。一份几个月前来自英国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通过调查70位理财顾问,其中40%都表现出对机器人智能投顧吸引新客户和提高投资效率的信心。
特劳特表示,机器人智能投顾基本上依托数据演算平台自动运行,但现在关于机器人智能投顾的争论基本基于两方面:如何让这种自动化的数据结果被应用于前端风控,以及如何让这些看似冷冰冰的数据转化为投资建议。因此,虽然机器人智能投顾的未来相当光明,但是否能最终成为主流仍将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被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和金融专家运用到与客户的沟通中去。?
最近由Cerulli机构展开的一项调查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在他们去年底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和单纯使用机器人智能投顾的金融机构相比,有效将智能投顾和传统理财专家相结合的服务,客户的满意度高出15%。对在线的金融交易平台而言,机器人智能投顾或许只需要机构做到在线对话、在线沟通的进一步完善。
然而对大型的、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机器人智能投顾的使用,则会让其更加即时地调整原有的资产配置方案,做到人与机器的互为补充。举个例子,尽管所有的机器人智能投顾基本上都是利用演算法来构建投资组合,但不同的投资组合却是千差万别的,即便是输入相同的数据,考虑到所处环境的不同、客户偏好的不同和各种资产类别的差异,智能投顾也决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结果,这也就是说,在机器人智能投顾越来越火的将来,它也并不是资产配置的唯一手段,而只是财富管理中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机器人智能投顾可以被用在各种规模的财富管理中,小到普通人,大到亿万级别的家族办公室,”特劳特告诉记者,“但是随着机器人智能投顾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将目光锁定在更加成熟、更具影响力的大客户身上,因此,光发展机器人智能投顾显然是不够的,人和机器兼顾才是更好的服务高净值客户的方法。”
当然,进一步的发展和更好的客户体验是必不可少的,有专家表示,机器人智能投顾现在还仅仅被用于客户资产配置方案领域,更复杂的投资组合虽然已经被金融机构和学界宣扬已久,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未见明显效果。“事实上机器人智能投顾暂时只在可征税的投资中使用,而对于更庞大的投资,例如退休金体系的投资配置,机器人智能投顾还未能介入,当然这或许在未来会成为可能。”
机器人智能投顾的商业价值在现阶段并未完全显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真正关心并热衷于智能投顾的“新世代”还未能对财富拥有实际的操控权,而一旦这些家族的二代、三代完全介入资产配置和财富传承之后,机器人智能投顾的高效服务优势将进一步发挥。
“当然前提必须是机器人智能投顾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更有建设性的投资意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投资组合,”特劳特解释道,“它们应该可以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且具有长远意义的资产配置产品,据我所知,有些机构已经将这种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