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加强自身培养的思考

2016-05-30尹洁

文化产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工作者素质

尹洁

摘 要:基层新闻工作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所从事的新闻职业观点,更是对其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必须客观、公正、公平反映社会现实的职业标准。事实证明,好新闻在基层。只有加强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培养,才能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新闻出得来,上得去,宣传得了。文章结合自己在基层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多年的实践,对何加强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自身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基层新闻从业者;自身培养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新闻工作者要迅速、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这就对我们从事基层新闻工作的每位同行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批能采、能编、能摄的基层工作者是做好基层宣传工作的首要条件。基层新闻工作者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只有抓好自身培养,才能做好基层宣传的工作,才能推陈出新。

基层电视台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是地方宣传方针政策的平台,更是一个地方文化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人才流动、自主择业等政策和思想的影响,基层电视台的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杂家”多,专家少

基层电视台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不高,加之受地域限制,很多有着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宁可选择在大大城市就业,也不愿到基层电视台,这使得电视台只能在本地吸引人才、招聘人才。这样一来,“调动”、“改行”成了电视台引进人才的主要渠道。就笔者单位而言,30多位电视台记者、编辑,有近二十多位人员来自老师其他岗位,专业学校毕业的只有三人。

二、喜欢的多,热爱的少

到电视台应聘和调入电视台的人,都以很喜欢这一个工作。但真尘埃落定到了电视台,在下乡、没有正常的工作时间、突发事件、常年加班等不可控人和事的情况,喜欢的劲头如霜打的茄子,想说爱这一工作太难。热情没有,劲使完了,电视台的工作只是在被动地做着。

三、进来的多,留下的少

电视台以其“无冕之王”的光环吸引着许多人向望的目光,很多人为着这一光环走上这独林桥,经过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但经过记者几年的时光,借着在电视台认识的“人脉圈子”又走出了电视台。好不容易有了点新闻素养,又走出电视台,人才流动大,真正沉得下来干点事的很少。

四、被动的多,主动的少

基层环境差,工作量大,待遇低。加上体制不健全,在电视台工作的人都有等新闻的思想。有新闻我就去采访,不主动出去采访是基层电视台人员的通病。出现了新闻以会议新闻为主,民生新闻有就播出,没有就不播的现况。

五、粘贴的多,原创的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资源共享已达成共识。这让许多基层新闻记者也有了“大树底下好乘凉”“拿来主意”的思想。以视频会议尤为突出。很多报道,部分记者甚至只是换下名字就用了,没有深挖有价值的东西,而是一粘了全事。

基层新闻报道工作始终是营造积极、正面、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的有力武器,是树立基层党委、政府优秀形象无可替代的有效措施,是基层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新闻工作者是新闻媒体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由于诸多原因,记者、编辑总不能长时间处于基层,因而,许多来自基层的鲜活的新闻就需要大量的基层新闻工作者提供。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要想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除经常参加媒体定期举办一些讲座或改稿会之类培训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自身培养呢?我想,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培养:

六、做好政治敏锐性的自身培养

首先是政治上的敏锐性,不管何时、何地,新闻工作者都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自己,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把思想和心思真正用到新闻报道上。同时,基层新闻报道工作又是一份“苦差事”,它不仅需要新闻干事具备扎实的新闻写作基本功,还需要这个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备心系基层挖掘新闻,勇于付出不求回报的吃苦精神,才能守住记者的“根”,而不是在記者这一岗位是“打酱油”。其次是新闻的敏锐性,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真学习党的最先进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上级文件精神,看清当前形势,敏锐地洞察分析,找出反映本质的东西。

七、做好敬业爱业开拓进取精神的自身培养

新闻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勤奋、顽强的工作作风,有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和甘于寂寞精神。很多时候或节假日,其他人可能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聚在一起摸麻玩牌,而新闻工作者也许正在东奔西跑或奋笔写稿;就算是观看演出或参加活动,别人轻松愉快,自己则轻松不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勤跑,深入调查研究;勤动脑,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勤动手,多写稿,多练笔。如没有爱岗敬业精神,一定会半途而废。因此,新闻工作者只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满怀热忱,一往情深,一片痴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积极搞好新闻事业,才静得下来,留得下来。就一般的基层新闻工作者而言,专业对口的甚少,多数属“半路出家”“土生土长”,虽然情况熟悉,经验丰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不少人写来写去都是那几篇消息,手法千篇一律,久之自己也觉得枯燥无味。要写一篇有价值的新闻并非易事,而要做一个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则更加困难。除了要舍得花时间系统学习钻研新闻业务知识外,还应该不断自我学习,揣摩报刊上的优秀新闻稿的写法,突破自我,力求飞跃。

八、要加强专业知道的自身培养

“术业专攻”基层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基层新闻工者大都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只有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新闻报道工作要围绕中心业务工作开展”这一原则才能得遵行,才能从一个“杂家”成长成为“专家”。当你用鲜活的笔触和生动的故事进行新闻报道,都要涉及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业务知识,如果不懂业务工作,就可能出现纰漏,写新闻时就会泛泛而谈、僵硬而述,就无法做到与当前社会形勢紧密结合,就无法选准恰当的报道角度,就无法写出让普通社会大众接受的新闻。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工作者素质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