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社区服务发展及社会工作介入

2016-05-30闫丽

大东方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专业化

闫丽

摘 要:在以“民生优先”为导向的指引下,社区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服务理念、管理体制和专业化方面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社会工作是一项充满价值取向,致力于公共利益和社会服务的事业,其理念、目标和方式与社区服务本质相呼应,可以作为专业力量介入到社区服务中。

关键词: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专业化

一、我国社区服务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社区服务理念问题

“社区”这个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较早提出的,是指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最初将“社区”概念引入国内的是我国学者费孝通,因此“社区”这个概念在国内外的涵义并不相同。在中国大陆,社区往往被作为行政单位划分管辖的区域存在,尤其是在社会大众眼中,社区甚至被等同于“我所生活在的这个小区”。因此,社区服务概念相对模糊。比起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似乎更容易被理解。“有事找社区领导、找居委会”的观念根深蒂固,但民众并未将这种“事”看作是接受服务的过程,相反,社区服务不被看成是正式的、专业的、可依靠的服务。这种对社区服务理念的模糊化是阻碍我国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社区服务管理体制不畅

社区服务管理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主要是管理权限的问题。出于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政府以社区为单位,对社会实施管理,因此我国社区服务发展至今,一直都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模式。“内地城市的社区服务是以‘法定性社区为基础的。即:区政府辖区共同体、街道办事处辖区共同体、居委会辖区共同体三级层次结构。这是按照区域划分的。按功能划分,城区一级的社区服务是社区服务的‘操作性整体,街道一级的社区服务是社区服务的单元,居委会一级的社区服务是社区服务的最基础性环节。”这样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实质上造成基础性环节的社区服务并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限,社区服务还是体现为政府行为,无法广泛调动起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的参与性,导致社区服务依赖问题较为突出,阻碍社区服务的进一步推动。

(三)社区服务专业化不足

由于国内早期社区服务建设大多依托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从业人员并不是一个大众眼中的“好差事”,并被认为是“谁都可以做的工作”,“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的统计显示,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声望列排序为第53位,仅略高于殡仪馆工人、保姆、建筑业民工等。因此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主要由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待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成,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且没有参与过专业服务能力的培训与学习,更不用说社会工作的系统训练。随着社区服务的深入发展,居民对服务要求的提高,现有社区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与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要求愈发不适应,社区服务专业化问题显得愈发突出。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必要性

从世界各国社会福利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社区服务与专业社会工作实质上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前者是一种既定的服务模式,后者则是以专业手法操作服务的运用过程。所谓社区服务模式应该是涵括理念、策略和目标三者在内的统一体,而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的表达,不同的服务观有着不同的服务目标,干预方法则是将理念和目标连接起来的中介。因此,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服务的必要性可从以下三点思考:

(一)理念:以服务促管理

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基本上还是以民政主管的方式为主,并形成了特有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状。如若从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来看的话,社区服务载体基本上是以行政划分的地域为依据,由社区街道办或社区居委会才承接社区服务工作。这种模式下,社区居民需要主动去“载体”“要求被服务”,即办事。因此,社区服务被称为社区管理反而更为贴切。“人非社会不能生活,而社会生活则非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其所为组织构造者,形著于外而成其一种法制礼俗,是即其社会秩序也。于此一时一地,循之由之则治,违之离之则乱,是在古人谓曰治道。然而,社区服务中的“服务”二字才应该是体现价值观念的核心要义。服务的理念,首先体现在利他主义的非营利性,其次体现在社区关怀上,关切社区的发展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最后体现在介入和互助上,最终构建成服务型社区。服务到位,恰恰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和稳定,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相应的管理问题。

(二)目标:以增进福利为宗旨

只有确认社区服务目标,才能够明确社区服务内容,才能够解决社区服务本质性的问题。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开展社区服务,都只是手段,探究其最终的意义和价值,是判断应该与否的唯一标准。社区服务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社区服务的具体实践决定社区服务的目标应该是以增进福利为宗旨,具体表现在:维护社区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和权利;解决社区居民最直接最窘迫的问题;发动社区介入,密切社区关系,增进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方式:多样化与专业化相结合

作为将理念与目标连接起来的中介,社区服务的方式是贯彻服务理念,达致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问题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程度,必然需要坚持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结合。多样化体现在多元社区服务提供主体的打造,充分发挥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自组织、社区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社区居民等社区各主体元素的作用。专业化体现在服务方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方面。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的社区服务人员,才能够更好地去应对社区各种复杂的事物,同时,将增进社区福利的目标具体化和操作化,重视多样化和专业化,才有可能达致社区服务发展的较好状态,实现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选择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3).

[2]孙莹.我国社区服务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分离与组合[J].中国社会工作.

[3]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375页.

[4]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李秋宝《内地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思考》.民政论坛,2000(3):18.

(作者单位: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专业化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