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五个认同”历史必然性与实质内涵
2016-05-30谢才志
摘 要:认同的本质是同一性或凝聚力。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认同”一词,并在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四个认同”升华为“五个认同”,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必要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战略步骤。笔者试图挖掘其提出的历史背景,进一步剖析“五个认同”实质内涵,对树立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剖析;五个认同;历史必然性;实质内涵
“认同”的概念始见于德文(identital),意为“身份证明”,属哲学范畴,表示“同一性、统一性或者身份”[1]。“认同”问题对于个体、民族与国家及其三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是“自我对身份的肯定与确认”;其二尤为重要——“作为群体中成员对其群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认同”在意识形态工作、民族问题与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战略性地位,表现为:“五个认同”是巩固民族与国家间发展关系的生命线;强化对邓小平“三个认同”在改革开放关键期的指导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六大认同”的进程。
一、“五个认同”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代价值性
“五个认同”是复合逻辑的发展形态,它并不是完成形态的最终概括,不断吸取时代精华和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与更新自身系统,不同历史阶段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大概经历了萌发、雏形、成熟、蜕变等四大发展阶段,它最初是一个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范畴,后延伸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层面。
1.萌芽阶段
自解放以来,党中央与新疆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与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新疆政府于1950年致电毛泽东同志:“做好群众工作,认真宣传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要切实解决好“三个一”的问题,即一个祖国——中国人民共和国,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一个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不仅是我国最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工作路线,而且是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建设多民族国家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积极意义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全国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并为今后国家民族政策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建国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打击与消灭“三股势力”对我国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侵犯与干扰,坚定地维护解放中国的硕果。
2.雏形阶段
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新疆等多民族区域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工作与国家政治建设进程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边疆地区反分裂斗争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为:一是暴力恐怖活动有升级趋势;二是开始加大对意识领域的渗透。全国各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着力引导各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凝聚全民族力量进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兼顾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关系,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增强实效性,将各民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干部、青少年和知识分子为重点教育对象,由党政干部为工作领导者,以认清民族问题和社会矛盾为目标,及时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增强国家凝聚力,以应对国情、世情的千变万化。
3.成熟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疆界“三股势力”猖狂、“台独”势力演变、“钓鱼岛”商业化以及中国“威胁论”等对我国的民族问题、政治发展、主权领土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不难发现,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于各种民族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及到“四个认同”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必须加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五观”教育是框架,“四个认同”则是实质内容,后者继承前者优秀因素的基础上又补充具体化内容,力求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打造我国平等、团结、互动的民族关系。新疆创先性地将“四个认同”教育与“三史”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又一创举,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障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4.蜕变阶段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追求,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在“圆梦”过程中尤其重要。近年来,接连发生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昆明火车站砍人等暴恐事件,成为国内外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便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关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实地考察和全面分析我国民族问题及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于201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五个认同”新观念,增加一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整合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五个认同”巩固生命线,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五个认同”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最新的思想结晶,它不局限民族工作这一层面,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化,更是实现人民富裕、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
“五个认同”的发展有其肥沃的成长土壤,立足于民族团结问题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各时期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发展轨迹为:新疆“三个一”——五观教育——四个认同和三史教育——五个认同,同时必须坚持“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和“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五个共同”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去更新内容和提升形态,协调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熔铸共同的国家意识,以民族团结促国家发展,保障各民族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五个认同”教育的推进,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坚定中国道路,方可保持其先进性、民族性、方向性,助推民族的复兴和梦想的实现。
二、剖析“五个认同”的实质内涵和基本特征
“五个认同”历经蜕变,已成为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与国家协调发展的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经验体系,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认同”、“五观”、“三个离不开”等理论思想进行概括与升华的精辟论断。因此,对其内涵进行深度地剖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认同伟大的祖国
祖国是指生活在其中的人对自己国家的敬爱称呼,“祖国认同”则是一种自然的感情,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与源泉,对自己世代所居住的土地和其中人民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认同[2]。国家认同与祖国认同有所区别,前者有较强的政治属性,是以围绕主权国家以及组成部分(机构、法律、制度、规则)为主要内容,后者是历史文化、自然因素以及人民情感的统一。爱国主义与祖国认同相伴而生,是一名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心理与政治素质,它不仅贯穿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长河里,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优良传统,具体表现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人民应有的义务与责任。祖国认同必须培养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习近平对此作出重要论述:“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都是人类归属感的本能需要,在历史文化认同、政治价值认同等层次上存在着密切的有机契合,最终归宿是忠诚与奉献行为的体现。[3]
2.必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名与实这一问题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凸显中国各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创新。[4]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和生命力的概念,既包括各民族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又指各民族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而持有高度认可与肯定,充分彰显了各民族在共同体内的平等地位,恰当地将整个民族利益置于最高地位。只有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做到“三个离不开”,并且成为消灭和打击疆界“三股势力”有力武器,在少数民族地区切实落实民族政策,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始终践行“一个中国、两种制度”伟大实践,谋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大好局面。
3.必须认同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认同中华文化的逻辑前提,中华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并不是一族或者几个民族人民就能将中华文化发展成为如今灿烂夺目、博大精深的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文化是环境中最为塑造人、影响人的因素,维系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创作“同心圆”的源泉。文化认同则是人们对所属的文化环境下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肯定性体认。文化认同位居核心,它能汇集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精神力量,进而促进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营造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几经浮沉,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文明从未间断,依满饱活力与生命力,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5]简言之,做到文化认同,必须做到两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对世界各族优秀文化汲取与辨别。
4.必须认同中国共产党
“四个认同”发展到“五个认同”,引人瞩目的无非就是增加一个“对国共产党认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必然性与时代呼唤声。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具有两重性,既是党自身追求执政理念、维护政权的需要,又是各族人民群众自觉自发的情感、价值倾向。我国社会长期以来都具备高度的政党认同,根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就是人民的党,它既是人民利益诉求者,又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对于多民族的国家而言,需要一个高度集中又广泛民主的政党制度,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百姓先取到反帝国、反封建、反官僚的成功,争取到民族解放与独立,后成功迈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人民一切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另外,党自身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切实贯彻“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党的建设与改进,提升党的地位与意义。
5.必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过去“四个认同”鲜明指出:“我国坚持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至今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最新高度,将其升华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的概述,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逻辑与中国社会的具体逻辑的“全新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社会主义为本质,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一味模仿、学习他人,并不是一条出路,中国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为数不多的成功典范,根本原因是立足中国具体实际、走符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历经沧桑、艰苦探索,来之不易;二是社会主义,最大特色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大化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围绕人民、发动人民,引导其自觉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做到“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事业中去,共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五个认同间是彼此联系的,始终发挥着“1+1+1+1+1>5”效果。长期以来,民族间交往关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共同进步,逐渐形成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出“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不仅为文化认同提供生长土壤,而且加强各民族间的融合。文化是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促进民族认同的中介形式。民族联系越发紧密,必将加快文化融合、促成文化认同。这两者共同促使各民族人民对统一国家的认同,国家是民族和文化的载体,也是维护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保障条件。历史必然性与人民选择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基础上,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主义。“五个认同”共同发挥着振奋人心、凝聚人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三、总结与展望
“五个认同”虽是就民族问题作出的论断,却不止步于此,它以最初的新疆“三个一”教育为起点,紧握结合于“三个离不开”、三史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和新时期的“四个认同”的教育活动,共同成为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上反分裂斗争、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武器。当前要以即将实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为契机,深入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培养和树立各民族人民“民族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全国人民坚定走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归属感,携手共创美好的“中华美梦”、走中华“复兴之路”。“五个认同”是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的结合,是全民族人民利益保障与国家发展需求的和谐嵌合,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又是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强大后盾。
参考文献:
[1]赵汀阳.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J].哲学研究,2003(07):16-17.
[2]杨维周.实现中国梦必须强化对祖国的认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73.
[3]曾竞.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的内核[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2):64.
[4]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85.
[5]朱贻庭,赵修义.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N].学习时报,2008-10-31.
作者简介:
谢才志(1991—),男,汉族,广东广州人,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