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郑钰的“宇宙观”
2016-05-30陈瑞
陈瑞
认识郑钰的作品是在2014年的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个展上,展出的作品多是外太空的景观,展览现场有意将灯光调暗,地面上用激光散射着点点光影,徜徉其中,宛如太空漫步一般,独具匠心的展览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果从艺术类型的角度,对宇宙、太空这样的题材进行绘画研究的艺术家可能不多,因为这类题材太宏大而且太遥远了,且不易驾驭。的确,宇宙之浩淼,会让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困惑,现实世界的残酷与生存的压力有时也让我们“抬不起头”,所以宇宙这个概念离我们日常的所想所念有些遥远,但不可否认,宇宙的奥妙、地球的诞生、人类的发展,这些宏大的问题都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去追问和思考的,诸如: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就在前不久,美国的科研机构公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人类第一次准确地接收到了引力波,从而证明了爱因斯坦在百年前的推断。据科学家推测,这次接收到的引力波来自外太空,产生的原因是两个黑洞的碰撞,并且经过13亿年的旅行才来到地球。这些信息对于我个人而言,已经足够的震撼,可以神游良久。引力波具体是什么,尚未弄清楚,对于外太空的世界,也只能心向往之,看看科普读物、天文机构的照片、甚至科幻小说。
现在人们对于宇宙学的研究,从之前的宗教性、哲学性已经完全被现代科学研究所替代,我们借助哈雷望远镜,可以看到缤纷的外太空世界,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剧烈变化的宇宙。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继续去遐想,宇宙有太多的未知,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空间。同样,在郑钰的艺术创作中,她也在精心营造着自己的“宇宙观”。郑钰的作品内容基于人类通过科学手段探测到的太空,但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象。虽然哈雷望远镜可以拍摄出清晰的高像素的太空照片,但是在郑钰的画面中更多的是抽象的、偶然的、运动的状态,呈现出另一种“太空景象”。
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背景和土壤,郑钰也不例外,她在佛罗伦萨追求的西方艺术之花,最终还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绚烂。所以在郑钰的绘画中,虽然使用的是西画的材料和技法,但却充满了中国的写意精神,甚至有许多作品特别像中国绘画中的泼墨技法所作,难怪这些“太空景象”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古代所说的“太虚之境”。的确,郑钰的作品中多带着空灵、虚无的意境,而这些虚无飘渺的黑暗世界中,又带着点点星光,点点希望,这也是她创作的“宇宙之光”系列作品最大的共性。
霍金曾借用《哈姆雷特》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即使把我关在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在郑钰的绘画中,也用独特的方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方寸画布之间,在平面的二维世界中,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