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兴趣
2016-05-30魏延辉周雪梅李光春
魏延辉 周雪梅 李光春
摘要:我国的工科学生专业实践技能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本文通过在美国访问期间的学习和观察,总结美国大学教学的特点,同时思考我国的工科专业学生培养的弊端,结合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对我国工科专业教学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进行探讨。通过在上述方面的改进有助于把握美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关键词:工科专业;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08-02
一直以來,美国大学在各种机构的排名中都占据压倒性优势,这不仅体现美国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实力,而长久的领先也反映美国大学在学生教育方面的先进性,使得美国培养层出不穷的人才。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们国家的初中生、高中生屡屡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建模大赛、创意大赛上获奖,似乎我们的初高中教育要比欧美等其他国家要强。那么问题就产生了,是我们大学教育出了问题?作为一名大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在常常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
作者在美国进行访问学习期间,走访了多所世界知名的大学,聆听专业领域著名学者的课堂教授,亲身感受美国式大学和研究生教育,通过细节体会美国教育的思想。但是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能够直接照搬到我们课堂,毕竟美国学生没有被“条条框框”束缚的开放性思维是我们大多数学生所不具有的。
本文通过在美国的所见所闻,结合大学工科生的培养特点和时代要求,对工科类本科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讨。
一、美国教学形式具有的特点
(一)“外松内紧”的培养模式
美国大学之前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大学专业包含的课程设计都是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通知专业课程很好的搭配,重视社会实践,能够与社会科技的发展及时对接,进而满足企业和公司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每堂课上,根据知识点精心布置作业,作业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理论推导,也有工程实际,每一年的作业也是不一样的,没有可以照搬和复制的。学生必须要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作业和该课学分直接挂钩,也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毕业。这样就需要学生仔细思考完成,使得学生在课后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查阅资料,补充知识,去完成这些作业。教师严格、严谨答复,对于有创意的设计和想法会约学生当面进行交流,完善学生的思想。学生在课后时间与国内大学一样是自由的,但是美国的学生在课后更多的是集中在学校的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实验室里调试仪器,去认真完成他们的作业。这种表面上松弛实际上紧张的管理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对于学生像是有一个无形的手在指挥和引导学生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准备工作细致
在美国聆听的是工程学院院长的课程,在该校教学年中四个季度学期中,都有48学时的课程,而且该四门课程是不同的课程。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中,他都是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在每门课的备课过程中,给学生展示的文稿都是自己亲自手写、其中的示例图表也是亲自绘制,根据每堂课讲授知识的进程,预判学生可能的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课堂上需要的一些应用例程,也是亲自编写、检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创新,减少理论和实践中间的门槛。通过查阅该教授每年教学笔记,可以发现每年的备课笔记,都有很大的变化,根据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反应进行细致的调整。他说,研究生应该站在新技术前沿,如果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是陈旧的,那么他们出去工作将没有位置,也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从与该教授交流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他对课堂教学的严谨细致。
(三)教学手段多样
美国课堂教学的大体过程与国内一致: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穿插试验、课程结课考试。但是在教学手段上,美国的大学和研究生教育更为多样和先进。首先,机器人动力学的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推导很多,为了让学生有感性认识,教授购买当年市场最新的机器人研发产品带入课堂,讲授动力学在其中作用,并通过实际的试验效果让学生感受不同状态下的动力学效果,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下花时间去查资料,学习,每次所布置的课后作业都是教授精心准备的,一般都是教材和书籍中找不到答案的,而且是实际工程的一部分,让学生真正的将工程和理论结合,这也是很多国外的学生抱怨课程作业太难的原因。动用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该校经常将社会相关高科技公司的技术主管请入学校,为学生介绍其公司最新产品和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相连,学生在课程中学习的知识产生的新想法和创意可以与公司人员交流,并有机会获得公司的资助。这些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复杂理论知识,并真正理解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二、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培养形式死板,重成绩、轻能力
我国的大学教育主要方式还是应试教育,主要的专业基础课都是采用单一形式的课堂教学,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学校的导向也是学生的成绩,例如,学生的评优、三好学生的评选、研究生推免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而许多保研生往往表现的是学习的东西不能致用,动手能力较低,偏重学习成绩,毕业后不能够与社会接轨。
(二)教学方式传统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工科的专业课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工科学生强调实践性,应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其主动参与到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多采取讨论、实践试验、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通过工厂实践,让学生对专业有清晰的总体认知,然后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到专业知识领域,通过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不够完善,轻视实践、选修课程
我国工科类的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分配相差十分悬殊,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时长度来看,实践环节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都非常小,绝大部分院校除了安排一项实习外,再无其他实践课程的设置。所谓的实习基本也都流于形式,有些学校放任學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在进行实习的过程中没有给与具体的指导,即使安排,学生也是走马观花,不能与所学知识联系到一起。
另外,我国大部分院校在工科的学位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忽视选修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必修课中的公共必修课,在学分和课时比例上甚至高于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工科专业学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尴尬,选修课的学分和课时往往还不到必修课的一半,学生的可选范围又非常小,甚至有很多学校所谓的选修课也都是院系安排好的课程,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课的选择。
三、启发与思考
(一)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增加个性化因素
英国学者特拉弗斯说:“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工科专业的大学教育也必然是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这也是促进工科专业发展创新的动力。
开展多样的教学手段,对于一些较容易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自学及群组讨论完成,另外教师应根据当今科技发展,将新出现的知识和技术适时补充本专业领域内的教学内容当中。因此,如果在工科教学的课程安排设置中一味地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每一章每一节都要涉及,这样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未必能够在限定的课时范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借鉴美国工科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做法,我们应在课程教学中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使其在完成基本教学目的之后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及兴趣有所取舍,使得培养更贴近实际,效果更突出。还有在工科专业课程设置当中各类课程设置比例失调,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偏小。而在美国的高校中,工科专业的选修课比例虽然因学校、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总体看来,大部分学校的工科专业都开设有较大比例的选修科目,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选择。
(二)学习美国的灵活多样教学方法
美国的工科专业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手段的运用。广泛地采用诸如案例教学法、研讨教学法、实践教学等方法,以这些方法为媒介将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应当转变现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当前以书本、教师、口头讲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广泛采取理论讲授、专题研究、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以及教学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学习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学习,结合已有的经验与实践,培养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的学习专业知识。
(三)借鉴美国工科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一种教育制度能否成功的实施与其所依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因为有了良好健全的内部及外部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才有了美国工科专业的健康迅速发展。在21世纪的今天,是大力提倡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刻,我们应该细致总结美国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本身起步比较晚,就我国目前的工科专业教学评价标准而言,高校内部的评价体系软弱无力,发挥不出其重大作用;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外部评价团体,而主要是依靠政府制定的统一教学大纲、教科书来进行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大学教育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晓玲,刘美凤.透视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47-52.
[2]陈晓端,闫福甜.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