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
2016-05-30李智伟
李智伟
摘要:国库集中支付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要探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完善建议,以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推进事业单位的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称作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促进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当前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仍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积极探讨国库集中支付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库集中支付
国库集中支付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对财政资金实行统一化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并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支出,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是一种现代化的预算执行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试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强化收入和支出的监管效率,提高政府财政资金利用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能够及时将资金投入到事业单位生产建设中,额外费用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应用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几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力明显提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保证财政资金规范化运作的同时,能够对事业单位进行高效化监管,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果,便于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果。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在会计入账依据以及账务处理上发生一定改变,银行存款账户核算内容发生改变,会计科目增加,与此同时,会计核算趋势与职能也发生一定转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促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逐渐向精细化、规范化发展,促使会计职能由以往简单核算型向复杂管理型转化,促进会计分析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二、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一致
国库集中支付制定一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将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到帐通知书与用款计划核对无误后确认收入,与收付实现制存在矛盾,实际采取的是权责发生制,此种情况下事业单位极易出现资产虚增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用款计划额度年终存在结余时,会计核算上显示年终确认收入,而实际上并无现金流入,会计处理方式仍属于权责发生制。
(二)会计入账依据有待于加强监管
国库支付模式的发展,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工作的发展变化,许多新的会计入账依据逐渐形成,会计入账活动更具复杂性和特殊性,为保证会计核算工作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可靠的服务,提高会计核算分析工作的规范性,国家颁布了关于会计核算分析的相关通知,但部分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分析工作中存在原始凭证审核不规范、报销手续不严密以及凭证填制不准确、会计入账依据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工作的精准高效开展。
(三)零余额账户管理有待加强
在国库支付模式下,事业单位运行中零余额账户主要负责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以及清算等业务,但就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零余额掌握管理力度不足,实际执行中极易出现资金到帐进度与实际支出进度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事业单位融资活动的有序开展,零余额账户是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国库单一账户与产品供应商商户之间的平台,但其实际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四)银行账户设置不规范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特设专户等账户。但保留账户的存在,造成国库集中支付的不规范;事业单位仍存在事业单位多头开设银行账户现象;目前财政资金专户管理仍然存在重复设置、专户过多、管理分散等问题;“小金库”依然存在。
(五)会计控制薄弱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带来了重大影响,也给会计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控制仍存在会计控制意识相对薄弱、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力不强等问题。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引入权责发生机制
以往经济制度模式下,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而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受到一定冲击,此种情况下,应当积极引入权责发生机制,以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具体来讲,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对收支类跨期拨付业务进行准确核算,将符合权责发生制内涵实质的资金列入预算支出体系中,并在事业单位年终结转资金核算时,合理运用权责发生制,依据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在年终结算时将财政部门列入预算支出,将事业单位列入收入,从而切实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规范会计入账依据,建立规范的票据管理流程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应当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票据管理流程,规范会计入账依据,以规范事业单位自身财务收支行为,加强票据领用、使用、保管等环节的管理,通过票据归口管理和按月定期结报方式,保证事业单位业务部门与财会部门定期对票据使用情况进行结报,规范事业单位票据使用行为,确保事业单位票据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进行,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管理的有效性。
(三)规范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
为全面提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应当对零余额账户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在保证资金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简化零余额账户操作程序,规范零余额账户操作行为,切实提高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效果。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应当准确把握零余额账户的性质,对其进行合理使用,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进行科学化监管和控制,对分支机构跨区域较大的事业单位加强零余额账户统计规范管理,充分做好零余额账户使用的审批控制工作。在此基础上,简化零余额账户的审核级次,优化支付方式,全面提高零余额系统操作灵活性,保证事业单位用款及时,推进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事业单位应当规范零余额账户操作行为,准确核对收款人基本信息,规范授权支付业务操作,降低错误发生率。事业单位应要求代理银行对零余额账户操作行为进行严格且规范的审核,一旦发现错误应当立即寻找原因,并将资金退回,切实保证零余额账户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四)规范账户设置,定期开展检查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更具复杂性,应当规范账户设置,定期对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进行检查,尤其是账户情况和资金余额方面,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需建立严格的账户审批制度、备案制度和检查制度,为账户设置和账户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通过全面清查和定期检查的有机结合,完善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高效开展,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率。
除此之外,应当积极建立健全银行账户监督体系,完善银行账户监督系统,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实行统一化管理,将银行账户与国库信息管理系统相连,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下财政部门能够对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动态进行实时监管,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
(五)加强会计控制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做好会计控制工作,定期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进行管理、考核和培训,优化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建设。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适合本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监控体系,以审计局、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作为外部监督主体,并通过制度、程序和信息系统实行内部监督控制,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有效解决。
四、结束语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也产生一定影响。为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深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变革,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解决事业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会计控制,规范会计行为,全面提高事业单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凯.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
[2]吴亚敏.基于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探讨[J].江苏商论,2014(06).
[3]王思荣.国库集中支付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0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计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