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途径

2016-05-30薛颖丽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信息失真

薛颖丽

【摘要】在工业企业中,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给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帮助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本文主要通过对工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分析与探索,对信息失真现象的解决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工业会计;信息失真;监督力度;会计人员素质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高标准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实效性与真实性原则,其中,真实性是其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最有效的信息来源与理论依据,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实际的经济损失,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阻碍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信息失真现象已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与工业企业经营者的广泛关注,根据对工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在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寻求治理信息失真现象的方案,成了当前会计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工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 工业会计信息的会计凭证,即信息源,对会计信息真实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在信息的源头就出现了误差,那么会计核算的结果肯定也会出现错误。在目前的工业会计工作中,原始的凭证在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时,虽然会有相关人员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核,但在实际操作中,原始凭证能否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却是由工业企业或单位的领导人决定,而不是专业的会计人员。在这种操作模式下进行的工业会计信息核算工作中,自然是强行的加入了上级领导的主观意见,严重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

2. 工业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制度执行的主体,他们直接受聘于工业企业,并对其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当前的工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会计的人员对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有着直接的利益依附关系,会计人员的工资与福利是由其领导直接决定的。这样的利益关系直接决定了会计人中的工作性质,他们更多的时候不能按照作为一个合格会计人中的工作方式来处理会计信息,而是更多听从于领导的指示,致使无法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为了使市场经济得到持续高效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工业企业外部的监督机制,对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我国虽然设有代表利益的财政与税务等审计机关,但由于各工业企业的工作重点不一样,所以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其监督职能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致使社会审计工作大多停于表面,没有得到更深入的检查与落实。

4.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当中,部分的定义和解释都有一些模糊性,但准则与制度一旦确定,短时间内又难以更改。本来就不完善的准则与制度,在面临新问题时就更显示出其中的不足与缺陷,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处理措施,就很容易造成会计人员工作方法的错误选择,造成信息的失真。

二、工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途径

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偷税漏税、国有资产流失、企业资产与账不符等后果。因此,我们应针对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和原因,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治理,维护市场经济的良好经济秩序。而如上所述,造成工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也要从各个方面切入,具体操作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我国应该从一些外国的发票管理办法中吸取营养,对其存在可行性的一些有效办法可以适当的加以借鉴,为我国的发票监管工作服务。如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进行工业企业大宗物品的购置与维修,积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发票问题,为工业会计信息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

2.人才是工作的基础,为了信息失真现象的高效解决,就提高工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首先素养。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领域中最严重的现象就是会计人员普遍的素质偏低,对于自身的职业操守处于放纵的态度,只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发生。

3.建立和健全工业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一是应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工业企业应根据《会计法》和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建立和健全会计内控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二是应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后期审查,但是这个制度的设立有助于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并通过所建立的奖惩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产生警醒和预防的作用。

4.建立和健全工业企业外部监督机制。外部的监督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产生预防作用。一是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于国有性质的工业企业,应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预防。同时,可将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考核指标之一。二是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对工业企业的外部监督机制。随着我国会计制度规范程度的提高,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参与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审计等事项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应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他们的监督职责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5.加大打击会计信息失真的力度。一是完善国有工业企业的治理结构,制定对国有企业责任人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处罚力度预防会计信息的失真。二是建立对私有制工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人追究制度。三是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事务所)参与会计信息造假的打击力度。

三、结束语

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对策,不仅是对会计工作环境的治理,也是落会计管理工作的体现。只有各单位和部门,以及会计人员共同协作努力,才能真正的解决会计失真现象,还会计工作一个客观自然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西萍.内部控制方法改进与创新的若干設想[J].财会月刊,2009(35) .

[2]张复生.谈会计软舞弊及其治理[J].财会月刊,2009(34) .

[3]赵鹏飞.金融危机中的会计责任分析与治理[J].财会研究,2009(23).

猜你喜欢

信息失真
基于管理沟通理论的卷烟精准营销研究
基于管理沟通理论的卷烟精准营销研究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调查与分析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策略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
如何建立企业会计诚信
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研究高校会计核算信息失真的会计核算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