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科技馆科普活动的创新与突破

2016-05-30熊茂婷

科技尚品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普教育解决方法发展现状

摘 要: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科技馆主动发现、探索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本文在浅析我馆科普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归纳,并因地制宜,从配置展品应当重视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馆辅导员、将主动性还给观众,积极为观众答疑解惑、立足本省省情,丰富科技探索活动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我馆的展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贵州科技馆;科普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作为社会教育,科普教育具有社会性、群众性、持续性的特点。这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庞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为使我馆科学普及更上一个台阶,本文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在剖析我馆科普活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包括科普活动宣传、策划、实施与总结等一系列科普教育方法,以期为我省科普教育贡献微薄之力。

1 科技馆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我馆的现状

1.1 科技馆教育理念的形成

科技馆从“自然史博物馆”阶段到“科学与工业博物馆”阶段,再到“科学与技术中心阶段”,科技馆的每一次历史变革和演变都是与科学文化的发展创新分不开的。从19世纪初德国著名电力工程师奥斯卡·米勒、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提出“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弗兰克·奥本海默提出“发现与探索”理念,创造性地把科学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开发了一系列让观众自己动手实践探索的展项。这种现代科技馆较好地诠释了科学文化的精神,反映了科学文化的精髓,对20世纪科学文化的弘扬发挥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1.2 我馆科普活动教育现状

目前,我馆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常设展览来实现,同时我们也定期开展各式各样的广场活动,如手工制作、思维挑战赛等,使青少年在探索和发现中认识和掌握科学技能,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活观念、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科学意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学习实践基地。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使科普活动的丰富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2 我馆科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力度小

科普活动前期,我馆均会在《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上发布信息,但因字数仅为100左右,版面有限,很难引起公众的关注,且习惯阅读报纸的大多为中老年人,几乎摒弃了对科普活动有极大兴趣的青少年。

2.2 策划方案不够详细

据统计分析,我馆科普活动的策划方案多数只有简单的活动时间、地点、工作人员、实施程序,缺少重要的活动意义分析、前期准备、活动细则、应急预案以及活动的深入总结。

2.3 内容单一,局限性大

自2009年我馆开展科普活动以来,虽名为“科技探索”系列活动,但内容千篇一律,均为手工制作、竞技比赛,换素材却不换方式,易实施却缺少深度,最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探索未知能力的科学实验、天文观测等一直是空白。

2.4 涉及范围小,受益人群少

此类活动均在场馆外的广场,并不能深入学校、社区,因此参与活动的仅限于广场上的流动人员,且更加需要科学普及的贫困儿童根本无法参与,这就大大降低了活动的主动性。

3 对我馆科普活动的几点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宣传方式

我们应当拓宽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广泛宣传,应当了解活动对象——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如建立科技馆微信、微博平台,加大科普活动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力度;向青少年派发宣传单,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因绝大部分青少年上、下学均乘坐公交车,可通过广播电台进行宣传;每次活动均邀请新闻媒体进行相关报道,使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活动的宗旨及内容。

3.2 完善策划方案,为下一次活动的完整实施提供参考

活动策划应当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并非简单的活动流程。这要求我们首先立足于青少年,明确通过开展活动希望青少年获得什么;其次要规划出活动的流程、细则,最重要是能预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列出解决方案;最后总结此次活动的收获及不足,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才能使活动越办越好。

3.3 拒绝模仿,丰富活动内容

自主创新是国外科技馆发展的重要手段,即便是规模很小的科技馆,每年也会吸引很多观众前来参观。作为科技馆展品教育补充的科普活动,更应具有创新意识。我馆传统的手工制作已不能满足大众需求,活动应包含更深层次、更科学的设计,既要有基础科学,又要有前沿的、高科技的内容,如可设计“乘坐‘神舟号系列飞船认识我们的邻居——月球”等科普模拟体验活动。

3.4 立足本省省情,让科普活动“走出去”

科技探索系列活动不能局限于广场活动,而应走出去,变被动为主动。目前,我省仍有900万贫困人口,在边远山区的贫困儿童无法走进科技馆参观学习。科技探索活动更应该侧重于农村,走近贫困。我省是农业大省,我们还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探究农业的相关问题,如“大白杜鹃的嫁接”。

4 结语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教育与信息科学研究生院的William A.Sandoval教授曾提出新的教育模式——科学教育越以学生为中心,越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主导权还给学生,学生就越能学好科学。我们应当立足青少年,充分利用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的效能,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科技馆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为科普教育事业画出绚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熊茂婷.科技馆展览的创新与突破[J].中国科技纵横,2013,(16):281.

[2]王健.新形势下的科技馆科普活动创新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8):39-40.

(作者单位:贵州科技馆)

猜你喜欢

科普教育解决方法发展现状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普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