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与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建设
2016-05-30向阳
向阳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梦的建设与师资队伍教师培养结合起来,要求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及专业带头人的职业素养,引导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繁荣复兴的进程。但基于当前师资队伍与专业带头人职业化建设现状,尚无法完全满足新形势下高职教学任务需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师资队伍与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建设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教师职业化建设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师资队伍;高职教师;专业带头人;职业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27-02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得完成教师的职业化发展,教师队伍职业化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和发展。
一、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目前我们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有余但“职业”不足,体现为以下几点。
1.操作能力差,实践经验少。我国高职在教师选拔培养时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忽视了教师的专业考核,加上近几年高职教育侧重于毕业生的就业研究,忽视了高职教学人才的考核与筛选,多数教师专业教学知识不过关,缺乏基本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在高职教学中难以做好课程基本内容的阐述,缺乏基本的教学实践引导。高职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场所,必须做好与企业的有效对接,但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都缺乏与企业的联系,自身实践技能与动手技能不过关,严重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此外高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其承担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多数教师忙于理论课堂教学,没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并且多数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多数高职课程也局限于理论教学,理论偏重、实践不足使得高校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高职教师实践技能亟待提升。
2.缺乏系统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理念。大部分教师是原中专或技校的教师或是大学刚毕业前来任教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高职教育的不断调整与改革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更为迫切,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其在高职教学中的优势也日趋明显,在新时期的高职教育中,高职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借助多媒体教学优势提升自己的职业教学水平。但是我国高职教学原有的教师结构决定了高职教师老年化趋向明显,多数教师难以接受计算机等新兴教学辅助软件,而且当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缺乏对应的教师培训,因此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掌握不到位,一度成为制约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之一。
3.对高职培养目标认识不足。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高职院校也加入到扩张的队伍中,但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初衷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实践方面的教学引导应该是高职教学的侧重点。但是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制约使得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时往往基于理论层面进行引导,多数高职教师对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不准,高职学科教育与一线生产关联性不大,多数高职教育学科过于倾向于理论教学,学生动手与操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训练。而走访调查显示,多数参加调查的高职教学没有认识到教学定位不准对高职教学的负面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也缺乏对教学实践的关注意识,加上教学实践环境的客观制约,多数教学不愿意开展教学实践。高职教育与教学实践脱节严重,高职教育始终停留在理论表层,实践性不足。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化内涵
高职院校教师一方面要完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更为重要,即与社会密切结合,将各行各业职业化的规范要求向学生进行灌输和教育,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上岗要求。将以上教师要完成的两项主要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化的内涵。
1.尊重教育,献身教育,具备“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指教师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个人基本素质。关键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体现,也是教师教书育人职能实现的前提,而我国多数高职教师关键能力不足,在面对教学窘境时往往无从着手,缺乏冷静分析能力,在公关与合作能力方面也十分欠缺,这些非技术性的个人基本素质成为高职教师职业化内涵不足的硬伤。
2.理论知识扎实,注重应用。教师作为高职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其面向对象是高职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是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只有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才能做好课堂讲解,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理论疑惑,使得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此外,高職教师还应该熟悉一线的工作内容,对基本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做好课堂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创新。
3.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高职教师,任何人都应该养成勤于学习的好习惯。高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进步,将生活与工作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总结、积累经验,在工作中做好生活的反馈体验,实现生活的工作化与工作的职业化,在自身定位上从普通的教学工作者实现向专业职业教师的定位转化,借助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储备及实践技能。
4.用教学研究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职教师职业化的内涵还体现为职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体现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高职教师在教学生活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发现,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并将热点话题付诸阶段性的研究中,形成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以研究的专业化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5.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良好就业,因此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应时刻保持学生意识,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方式,以期借助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理念的更新做好教学模式改进与突破。职业化的教学理念更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日常教学中高职教师应本着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现学生课堂主导地位的回归。
三、实现高职师资队伍职业化途径
1.树立和强化高职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类型之一,更注重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与大专教育及成人教育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培养目标都存在自身独特性。因此要想实现高职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必须从增强意识做起,职业教育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教育培训,通过定期的业务考核提升高职教师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高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并实现生活向工作的转化,在日常的学习积累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高职教师在提升职业素养的基础上更应该树立职业教育理念,借助教育观念的强化,做好职业化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学知识的直接传授者,其服务对象为高职学生,教师在提升职业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榜样引导下自觉参与到职业学习中,教师与学生形成合作交流的协作关系,从而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获取相应的教学回报后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提升职业素养,从而提升高职学校整个师资队伍职业化水平的提升。
2.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职教师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第一,针对原中专或技校、普通高校引进的教师进行实践性内容的补课。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派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和方法。二是和企业共建搞项目开发,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建设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让教师在实训基地直接参与生产和教学指导。将教师直接派到企业一线工作是培养教师职业化最快的一种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客观条件难免受限,如企业不一定积极配合、教师本人有畏难情绪、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难以控制,等等。如果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学校必须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教师要端正态度,虚心学习,把实践当成自己的工作来完成。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制定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制度。第二,针对从相关企业引进的教师应重点培养其教育教学能力。他们有企业工作经验,可以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但他们的教学能力相对落后,因此,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养。
四、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
专业带头人作为科研方面的主力军,是高职学校中的专业优秀教学人才。而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可以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以小范围的职业化提升带动更大范围与层次内的师资队伍职业化提升。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培养必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结合起来,理论学习积累知识储备,实践锻炼提升实战能力。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培养必须引入企业生产管理体验,让专业带头人深入一线,参与一线生产作业,让其在总结一线生产体验的基础上获取专业教学指导。此外优先推荐其参与国家级培训,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的活动。给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借助实践技能的提升与专业理论的充实实现职业化的培养。
五、结束语
职业化作为高职教师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提升的评价标准,随着高职教育的推广普及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立足高职教育的实际,从师资队伍及专业带头人的职业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其职业化程度的提升提供策略指导,我国高职教育将迈入发展创新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王宇苓.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93-95.
[2]刘红星.职业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4,(12):128-129.
[3]张秀霞.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职业化发展实质内容及重心转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7):82-84.
[4]卜樹坡,孟桂芳,金薇,程磊.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0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