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发展研究
2016-05-30夏耘
夏耘
摘要:智慧社会是大数据的产物,社会学家不需要通过关注人类的日常活动来研究人类行为,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收集大量数据并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将集体智慧最大化,提高生产力,利用社会激励举措建立新的组织,指导组织通过断裂性变革达到最佳效果。翻译工作自然也不例外,过去一直局限于人工翻译,有着效率较低和质量良莠不齐等缺陷。随着智慧社会的来临,人们日益渴望利用机器与技术辅助克服语言障碍。语料库和翻译记忆技术的出现为翻译方式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革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提高翻译效率,保证翻译质量的上佳选择。本文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机辅翻译”或CAT)的发展历程、核心理念、语料库技术与翻译记忆技术带来的变革,以及智慧社会中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方面的发展方向。
關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技术;翻译记忆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08-03
在当今社会中,多语言的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和普遍现象,语言不同导致的交流障碍时时刻刻困扰着人们,语言隔离已成为人类思想交流的巨大阻力。在智慧社会来临前,翻译工作们使用的翻译工具和翻译方法基本都没有变化,大多都使用笔纸进行人工翻译。但是,人工翻译毕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效率较低、质量良莠不齐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使用机械装置来辅助语言翻译。人们迫切希望能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高效翻译,提高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效率。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R. Descartes)和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G. W. Leibniz)都提出过使用机械辅助克服语言障碍的设想(The use of mechanical dictionaries to overcome barriers of language)。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不久,美国科学家韦弗(W. Weaver)和英国工程师布斯(A. D. Booth)就提出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自动翻译的想法。1954年,随着IBM-801计算机的翻译实践,计算机翻译(亦称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或MT)被正式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机器翻译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众多国家纷纷投资进行计算机翻译的研究和开发,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计算机翻译研究的热潮。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和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和歧义性,机器翻译研究一度停滞不前。随着计算机技术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机器翻译出现了新的契机,即以译者为主体,计算机作辅助的翻译形式。1989年语料库技术被应用于计算机翻译中,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机辅翻译”或CAT)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语料库技术应用以统计的实例为基础,通过语料加工手段将语料库转化为语言记忆库,辅助译者翻译,将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语料库技术和翻译记忆技术
语料库技术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一个核心理念,即专供研究用途的储存了大量真实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信息的电子资料库。语料库技术让研究人员们意识到,与其固守传统的自动化机器翻译理念,不如利用语料库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一个计算机系统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工翻译,由此也能促进CAT系统的研发。现今CAT系统的核心是翻译记忆技术(Translation Memory,简称TM),即译者使用计算机完成翻译流程中涉及纯粹记忆的活动,如自动搜索、提示、匹配术语,记忆和复现相似度高的句子,免除译者反复查找之苦,节省翻译时间,提高翻译效率,且同时保证了译本的术语一致性与全文统一性。根据徐彬《翻译新视野》(2010:31)一书,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为以下四步:(1)搜索术语库,给译者提示相应译法;(2)搜索翻译记忆数据库,查询相同或类似译句并提供给译者;(3)将译员的翻译结果存入相应的数据库;(4)将译员指定的术语存入术语库,并对术语库进行维护。翻译记忆技术的特点是随着翻译工作的不断进行,翻译记忆库中的语料库也在不断丰富,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原文字段与语料库中存储的字段的匹配率也会相应提高。当匹配好的翻译单位存入了翻译记忆库,再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单位时,计算机会提示出先前的翻译,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接受、拒绝或修订软件提出的建议。新的翻译也会随之加入翻译记忆库。如果同时对原有的翻译做出了修订,翻译记忆库中的内容也会随之更新。翻译记忆库可以随着翻译的进行不断地进行动态扩充。借鉴与导入功能互相配合,使得译者在翻译新项目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翻译资源。
二、语料库技术和翻译记忆技术带来的变革
语料库技术和翻译记忆技术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革新,打破了之前机械翻译不智能、翻译质量差的局限。目前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通过语料库系统和翻译记忆技术实现了人类和计算机各自的优点的最优化利用,将译者的创造性思维与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以及检索功能有机结合,是目前专业翻译领域理想的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的机器翻译。国际上相关的翻译软件种类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TRADOS、Transit、SDLX、Dejavu、WordFisher等,国内成熟的翻译系统有雅信CATS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就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比较广泛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
1.项目管理功能。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大多有项目管理功能,即对需要翻译的文件进行批量分析、预翻译,并按照项目进行归类。批量分析工作一般会应用类似语料库检索软件的一些功能,如对原文本的文件进行词频统计,筛选出重复率较高的词汇作为关键词,供用户从中找出项目的典型术语和约定俗成的习语,而且能为用户提供相似度较高的文本翻译作为参考。此外,项目管理功能可将原文本作为一整个项目进行管理,译者在翻译时能通过该功能完成术语、习语、译文风格等的统一,提高译文的整体性,保证译文质量。在翻译流程中,项目管理功能可为翻译提供有效的支持和辅助,有效地减轻了翻译工作的压力,提高译者的工作效率。
2.术语管理。术语管理功能,即运用数据库技术高效率地将术语存储在语料库和翻译记忆中,译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检索查找,为翻译流程服务。不同于一般词典中的普通词条,对于专业领域的翻译工作来说,术语翻译的作用十分明显。译者使用翻译记忆系统进行翻译工作时,只需要打开记忆库工具中对应的术语表格,就可以使用已经建立完成的原文和译文双语对照标准术语表格。
3.翻译单位管理。翻译单位管理功能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特有功能,将原文与译文以句子为单位匹配存储以供检索。该功能在翻译中可以进行实时存储,实时检索,因而译者在翻译句子时,可以检索到翻译记忆中相似的翻译单位,对相似原文的翻译进行参考,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翻译单位管理将一篇文本的翻译化整为零,分解为多个翻译单位,译者在翻译时可以以句子或断句为单位进行检索分析再进行翻译,相对降低了翻译难度,减少了译者的翻译压力。智慧社会管理以海量社会传感器为基础,以高性能分布式计算终端设备为支撑,以基于ACP的社会计算方法为指导,以知识自动化技术为核心,以目标系统的计算模型为驱动,以动态闭环实时反馈为执行机制,通过虚实交互的系统演化和情景涌现,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去中心化”计算引导、管理和控制。在翻译领域将以海量的翻译资源传感器为基础,用特定的计算方式直接实现自适应的翻译结果。
三、信息技术在计算机辅助软件方面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研究尚不足三十年,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当前各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所采用的技术都相对简单,自动化水平不高,操作性和实用性仍然欠缺。随着信息时代技术日渐发达,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应该会不断提高翻译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不断减少译者的手工操作和重复劳动。从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应用实践来看,未来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应该会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以下几方面的改善和提高。
1.术语、俗语、习惯用语的提取。对于专业领域的翻译来说,术语提取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为译者减轻工作负担。使用计算机翻译软件在翻译开始前进行术语提取,导入术语库,对术语统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目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仅能对单个词的术语进行提取,而无法对多词术语、俗语、习惯用语等进行高效提取。在高质量的译文中,多词术语、俗语、习惯用语的翻译也应当保持统一,当前的软件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技术仍然有待完善。
2.翻译记忆库的检索与匹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通过软件检索翻译记忆库,寻找出相同或者相似句子、文本的翻译案例,并根据案例进行翻译。翻译记忆库检索的方式与一般搜索引擎的检索相同,包括完全匹配和模糊匹配。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在原文本是重复率较高的技术文档时,检索到完全匹配的句子的概率才比较高,而在其他类型的翻译项目中,如文学翻译、金融翻译等,能在翻译记忆库中检索到完全匹配的概率很低。然而,当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模糊匹配效果十分不理想,这也就导致了概念很理想,但应用效果欠佳的问题。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提高模糊匹配检索的效率,提供匹配度更高、更加适合的参考译文。为了提高准确率,可以结合一些语言模型,或者引入人工智能,增加语义分析功能,进一步完善当下的检索与匹配功能。
3.质量控制。当前市场中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带有简单的审校组建,可以自动显示出一些简单明显的文字错误,避免译文出现明显语法错误、漏译等打错,保持术语的一致性,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效果。然而,这种审校功能还很简陋,无法检查较复杂的译文搭配是否恰当,语言表达是否符合目的语言中的语言习惯等。在未来的发展中,或许会出现计算机辅助软件与审校软件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审校功能,改善质量控制的效果。
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其成熟性远不如Word,Photoshop等文字图像软件,这也意味着该领域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本身的不够成熟也导致了其应用上的局限,目前仍多用于研究机构,翻译机构和译员的使用仍较少。不过根据目前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将会有更多翻译机构和译者意识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优越性,语料库系统和翻译记忆系统也必会成为大多数译员的标准应用软件中的一大助手。毫无疑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使用和推广也会越来越广泛。很多学者甚至认为随着机器翻译或机辅翻译的普及,机器翻译终将取代人工翻译。然而,目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人工智能水平还未达到能熟练使用语言的高度。也有学者指出,尽管机器翻译在未来可能会在翻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翻译,译者的创造性思维和美学艺术素养能更好地应对如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翻译,此外,人类语言作为人类的交流方式,十分复杂、微妙,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无法完全掌握信息技术和机器,人工翻译有其固有的不可取代性。尽管目前对于机器翻译是否将最终取代人工翻译尚无令人信服的定论,我们难以预见在翻译研究和软件开发进程中将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但人们对于语言翻译的需求不会停止,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计算机辅助翻译将计算机与人工翻译的优势相结合,其研究活动必将对翻译领域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当今智慧社会,计算机辅助翻译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利用。
参考文献:
[1]Somers,Harold. Introduction in Computers and Translation:A Translators Guid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2]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翻译,2009,(4);49-53.
[4]徐彬.翻译新视野: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5]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4):79-86.
[6]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理念和工具[EB/OL].[2010-1-31]http://www.docin.com/p-290885839.html.
[7]张政.计算机翻译研究[M].北京:清华大學出版社,2006
[8]周光父.计算机和科技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8,(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