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5-30简子涵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建对策措施存在问题

简子涵

【摘要】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对基本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基建财务管理在管理主动性、手段科学性、力量均衡性等方面还略显不足,资源使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上还存在一些差距。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查,运用对比研究、分类研究等方法,从基本方法,供应保障,投资管控,监督检查,能力培养等方面,深入思考并提出关于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以期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关键词】基建;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是指对基建经费所进行的分配、供应、核算、监督,以及对基建经费管理相关工作所进行的协调、控制、考评等活动的统称,包括与此相关的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监督考评等其他财务活动。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少数单位在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主动性还不够强。有的对基建财务工作担负的职能定位还不够准确,把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简单等同于依据工程进度保障建设经费、搞好会计核算,缺乏管理的主动性,无法实施有效的投资控制。二是管理手段还不够科学。有的投资决策不充分,概预算编制简单粗放、无法准确反映建设需求;有的预算执行不严格,超财力、超规模、超标准建设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经费分配使用还不够科学,不同类型单位、不同区域之间差异体现不明显,对具体单位的具体项目也有平均化现象。三是管理力量还不够均衡。受体制编制约束,有的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普遍由單位财务人员、内勤或其他岗位人员兼职,大多对施工图纸识读、工程量计算和费用定额套用等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实践工作经验比较欠缺,管理技能还不够强,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好,能力素质亟待提高。

当前,提高基建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增强经费保障的主动性和投资控制的实效性,促进财力资源向保障效益的有效转化,是各级财务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掌握科学方法,严格经费保障使用管理。

基建财务管理的总体要求体现在全过程、矩阵式、精细化的理念,基本原则是能级管理、分类管理主要方法是采取项目预算管理的办法组织实施。一是在管理理念上,从规划立项一直到竣工验收,基建财务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按照职责分工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形成财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管理、相互制衡的“矩阵式”工作机制;通过细化项目经费概算、严格工程竣工结算、按项目按进度拨款等,实施“精细化”保障。二是在管理原则上,主要体现公平和效率两个管理要素,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考虑各级的管理力量,确定管理的分工责任,实行能级管理,调动积极性;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考虑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增强针对性。三是在管理方法上,采取项目预算管理的办法,主要是通过确定投资规模、监控预算执行、控制成本费用,严格经费使用管理,其主要抓手是“五算”。即:项目经费概算,根据定点立项、使命任务、编制员额、战技要求、建设标准、行业规范、建设条件等,由财务部门会同工程管理部门,结合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编报审核组织实施;项目年度预算,根据年度预算控制指标和已经批准的项目经费概算确定的年度投资编制,纳入基建费年度预算报批,采取正常保障和特殊保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施;项目年度决算,根据在建项目的当年实际开支编制审核,主要起到考核项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结清年度经费开支的作用;工程竣工结算,这是项目竣工决算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加强投资控制、防止经费流失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由财务部门组织审价中介机构审定;项目竣工决算,依据审定的工作程竣工结算和会计核算资料,按照项目经费概算具体内容编制,起到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确认实际建设成本、结清所有账务手续、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作用。

二、搞好供应保障,促进各项建设协调发展。

经费供应保障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经常性主要工作,财力工作人员要把搞好经费供应保障作为首要任务,为单位增强凝聚力、提升保障力、提高建设力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一是突出抓好工程建设经费保障。重大工程的经费保障任务重、建设时间跨度长,必须在扎实抓好经费保障同时,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对已基本完成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要抓紧清理,及时协调有资质的审价机构搞好结算审核,按照时间节点和规定要求逐项编报项目竣工决算,按照决算审核原则妥善处理经费节超问题,力争竣工一项、清理一项、决算一项,确保不留后遗症。对下一步有重大工程建设任务的部门、单位,必须科学组织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方案论证和经费需求测算,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按时启动、顺利展开、及时完成。二是全力保障基层综合配套整治。各级各单位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建设规划编制,把准经费投向投量,集中财力解决好倾向性、重点性问题,提高经费投入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跟踪了解工程开工情况和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对提前开工的项目,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按规定快办,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按照项目预算管理要求,加强配套整治经费的供应保障和使用管理,严格工程投资管控,确保在批准投资内完成好建设任务,防止因工程建设超支使单位背包袱。三是增强对灾损经费申报意识。灾损经费的管理部门是各级财务部门。对单位或一个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作为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受灾损失情况,及时获取相关影相资料、组织灾损评估、修复经费测算和经费申报工作,搞好服务保障,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

三、强化投资管控,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益。

监督管理是财力工作的基本职责,监督不到位容易诱发各种问题,要按照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明确的程序、权限、方法和要求,严密组织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搞好投资控制。一是牢牢把住关口。严格政策制度落实,坚持财务标准规定,积极为党委站好岗、放好哨。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标准和投资计划组织建设,运用“五算”的方法,采取有力措施,把好工程建设投资管理与控制的每一道关口,努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二是落实责任管理。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管理目标,明确管理责任,制订考评标准,并跟踪抓落实,促进重大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有序。根据工程建设各阶段特点,有重点地对工程投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拿出实在管用的办法措施,适时纠正偏差。三是加大审查力度。采取提前介入、事前监督,全程跟踪、事中控制,清理检查、全面审计的程序思路,把工程项目经费清理、结算审查、决算审核作为投资控制与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大审核力度,切实挤掉水分,把工程投资核准搞实,切实把工程投资控制住,把建设经费管理好、使用好,用出实益来。

四、加强监督检查,正规基建财务秩序。

认真履行好监督职能,坚持原则,把好关口,确保外部不出问题,内部不出漏洞,增强财经监督的实效性。一是严格制度抓监督。要高度重视工程建设经费投资管控问题,重点查纠超标准、超财力搞建设和擅自调整建设计划、增加建设项目、改变经费用途、扩大开支范围等突出问题,以及经费保障不到位、拨过头款、花过头钱等问题。各单位财务部门要切实把好关、当好助手,努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二是全程跟踪抓监督。针对工程建设周期长、管理环节多的特点,作为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和经办人员要注重加强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把住投资决策、预算执行、经费开支使用等重要关口,做到新开工的项目及时指导、投资大的项目全程跟踪、上级关注的项目重点督查。三是形成合力抓监督。加强与纪检、审计和工程管理部门的联系,加大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变更签证、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切实控紧投资、管严资金、用好经费,确保建一项,成一项,不出任何问题。

五、重视学习培养,增强基建财务人员素质。

把人才队伍建设和个人能力素质培养作为推动基建财务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规范基础工作、提高业务技能,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一是强化业务学习的自觉性。基建财务工作涉及领域多、政策性强,作为财务部门领导、财务人员和具体分管人员要自觉加强对建筑构造、造价管理和会计核算等与“控投资”密切相关课程学习,力争做到会识读施工图、会计算工程量、会审核工程造价、会组织会计核算。二是强化参与工程管理的主动性。有在建工程的单位和部门,财务人员、经管人员要强化参与工程管理的主动性,多请教、多学习,主动到一线熟悉情况、了解情况、掌握情况,在实践工作中提高对工程经费的管理能力。三是强化执行法规制度的刚性。作为工程建设财务人员、经管人员在学法规知法规的基础上,要善于向单位领导、工程管理人员宣传基建财务的相关制度规定,不断强化执行法规制度的刚性,严格操作规程、自觉执行制度,切实提高工程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建国,黄金曦,钱文菁,胡永平.財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马莉.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年03期.

[3]杨宁军.简析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016年16期.

猜你喜欢

基建对策措施存在问题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基建并账业务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