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读、交流、赏析

2016-05-30张伟华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赏析交流

张伟华

摘 要:如何突破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瓶颈?如何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进而能够顺利地完成整本书阅读?本文结合自身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我要做好孩子》为例,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中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确立了课前导读、课中交流、课后赏析的阅读指导策略。希望本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导读;交流;赏析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让我们深深知道“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更多的需要我们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当代老师和家长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营造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氛围,建设好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尽可能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惬意的读书情境。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上,要致力于使班级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为此,可以在教室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设立专栏“名诗共赏”,“好书推荐”,让学生定期分享优秀诗文,推荐好书;黑板报开辟“聊书吧”的固定栏目,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收获进行张贴,可以是文字感受,也可以是绘画形式的读后感,还可以是读书好方法分享。让书香班级成为孩子们的读书乐园,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实提高了许多,课外阅读的时间增多了。但在阅读中,学生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他们都喜欢挑选一些趣味性较强,有插图的书籍,阅读内容比较单一;阅读方法大多采取浏览的形式,看完一遍以后,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接着又选其他书籍。表面上看,他们阅读过许多书籍,可都是囫囵吞枣,收获并不大。针对这种现象,我觉得作为小学生读书的指导者,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爱上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读,更有效地去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成为当务之急。结合《我要做好孩子》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我对小学生课外整本书有效阅读作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一、读前导读课——相约《我要做好孩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一次课外阅读调查发现,开学一个多月了,好几本《我要做好孩子》却依然躺在书橱中无人问津,调查原因是书籍内容多,又没插图,有个别同学随意翻看后认为不好看,所以全班同学都认为这本书不好看。为了激发孩子们对这本书的兴趣,我特意上了一节《我要做好孩子》导读课,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共读一本好书,四人共读《我要做好孩子》,课后也可以和家长一起共读。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很高,组员之间规定了每人的读书时间,也许正是因为有同学的督促,好多平时不爱读书的孩子也夜以继日地阅读起来了。导读课的流程如下:

(1)谈话导入,引出故事人物——金铃。说说心目中的好孩子形象,引出主人公“金铃”。通过设置悬念:她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走进人物,了解人物形象。通过看封面照,读金铃事例,对主人公性格特点有初步印象.猜猜她会遇到什么麻烦?

(3)听读《好孩子,坏孩子》的故事(选一学生合作,每人读一自然段),评判“好”与“坏”让孩子们对金铃有更深的认识。

(4)介绍目录及作者,引发阅读期待。让孩子们对整本书的故事有了大致了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为更好阅读这本书做好铺垫。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建议亲子共读共悟。

当目录一出示时,他们都争抢着想看这本书了……由此可见,书籍的导读推荐显得特别重要。

当然,我们也可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让学生利用学得的知识、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籍,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学完《金色的脚印》后,推荐沈石溪的《牧羊神豹》、《第七条猎狗》等;学完《生命生命》,推荐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课外书。此外,我们还可以定期召开“好书推荐会”,让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通过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機会。

二、读中交流课——感悟好孩子的内涵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教师可采用“聊书会”的方式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比如我在五年级课堂每周进行一节课的“共读一本好书”聊书会。如共读《我要做好孩子》后,我利用聊书会让学生进行交流,一起走进精彩故事。聊书会的交流过程如下:

(1)谈话导入,体验不同人物特点。谁来说说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人物竞猜,感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2)走进故事,触摸金铃心灵。结合具体事例(《天上掉下来的小妹妹》、《当家理财好滋味》、《小人得志和君子报仇》、《老师病了》等),对金铃的行为进行评判。

(3)课堂辩论,丰富“好孩子”内涵。全班分成正方和反方,组织课堂辩论,尚海、倪志伟是不是好孩子?(要求用书中的细节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证明,做到有理有据)

(4)聆听心声,课堂内外结合。先指名学生读家长留言。再结合自己的内心想法,续写小诗《我要做好孩子》.

在“聊书会”上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读书收获很大。聊书会大大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读书渐渐成为了学生的一种“需要”。学生在“需要”的基础上读书,并不感到是一种负担,相反会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他们在乐中读,在读中乐。在交流中学,在讲中练,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积累,还锻炼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读后赏析课——领略《我要做好孩子》的语言美

通过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让学生读后分享,欣赏书中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从中汲取写作知识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

(1)激趣导入,走进孩子心里。分享续写《我要做好孩子》小诗(先分组交流小诗,每组选优秀小诗全班交流)

(2)精彩回放,欣赏优美片断。作者是如何用手中之笔,把这些人物、事情写得生动传神的呢?我们一起欣赏精彩之处,从中汲取写作知识。(全班交流精彩片断)

(3)拓展延伸,推荐新书目。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如何去做一个好孩子。好书即良友,终身不可离。

当然,提高学生阅读实效的读书活动还有很多,如按不同年级设定阅读考级书目,考级内容为选择题和判断题,由电脑随机抽题。让学生根据书目进行阅读考级,谁阅读的书目多,则级别就越高,对达到一定考级级别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此外,“读书知识竞赛”、“读书记录卡”、手抄报展评、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真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能让农村孩子拥有一把通往阅读殿堂的金钥匙。让阅读在一种宽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就会爱上阅读,在读书中增长知识,明理懂事、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南燕.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宁夏教育.2015(10):43-45;

[3]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04,12;

[4]吕华明.导读推进主题探讨——以《草房子》为例,谈高年级整本书的阅读指导[J].作文教学研究.2014(2):107-110.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客家学校)

猜你喜欢

赏析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书画作品赏析
交流&イベント
交流&イベント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