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坡魅力

2016-05-30钟雪平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论著惠州苏东坡

钟雪平

摘 要:苏东坡各类文章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其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且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而有关研究苏东坡的文章也是浩海如烟,极其丰富。通过梳理近十年学界有关东坡专著、文献等情况,再简述东坡文化对惠州的影响,以更深入、全面了解其研究成果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东坡;论著;惠州;影响

清代何仁镜在《东坡事类序》中说:“唐而来学士大夫,其声名饮人耳目,大抵以先生为最”,把苏东坡推为宋以来知名度最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在文学、史学、书画、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留下众多诗词文章,具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真实反映了宋代文化精髓和社会背景,对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对有关东坡专著、文献等情况统计,主要集中在2000年至2014年的各类期刊、报纸、博硕士学位论文及国内国际会议的论文中进行统计并归类,另外也关注了期间部分地市出版的相关专著、文章。由于范围广,能力受限,现仅从文献信息索引到的基本情况来对苏东坡有关著述、论文研究等进行分析统计,进而阐述东坡文化对惠州的影响,以更深入、更全面了解有关苏东坡研究成果和其人格魅力。

一、有关苏东坡文章、论著基本信息

本次文章检索主要以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图书馆OPAC检索系统为最主要依据,对文献的发行时间范围控制为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选取“苏轼”“苏东坡”等关键词,分别通过主题检索途径和分类检索途径,选取不同类型资源库进行跨库检索,同时融合了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对2009年以来眉山地区出版情况统计,经过初步查重、筛选最终检索到各类图书专著111本,文献、文章6103篇,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和公开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献四种类型。其中发表在各类杂志上的文献共5486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共有287篇。发行在各类报纸上的文章共200篇。各种会议论文共有65条,其中国内会议40条,国际会议25条。

通过对所检索到的各种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再次筛选、分析,同时统计得出:一是从惠州、眉山、儋州、黄州四个主要地区作为比较划分来看,以苏东坡和惠州为主题的论文共有23篇,以苏东坡和眉山为主题的的论文共有15篇,以苏东坡和儋州为主题的论文共有15篇,以苏东坡和黄州为主题的论文共201篇;二是以研究主题不同类别来看,以苏东坡人物生平介绍为主题的文献共有278篇,苏东坡和美食与养生为主题的文献共有546篇,以苏东坡人物评价为主题的文献共有662篇,以苏东坡的思想、文学、艺术成就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共有4567篇。从以上情况来看,以苏东坡和黄州为主题的论文及以苏东坡的思想、文学、艺术成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最多,可以看出苏东坡贬谪黄州,正是处于人生的低谷,但期间却成就了他文学的高峰。其文学成就也一直被学者加以重视、研究,近15年内,能通过信息检索到与黄州有关的论文就达200多篇,数量之多,突出了后人极其关注东坡在黄州这一时期的有关研究;在专题研究方面,以苏东坡的思想、文学、艺术成就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最多,从中可以看出从早期注重东坡人物政治评价到后期逐渐关注到思想、文学、艺术成就为主的发展方向。

二、苏东坡专著及地域性研究概况

有关苏东坡的专著,从检索及统计情况看,近十五年共有110多种各类图书专著,其内容主题分布为传记、书画、诗词及佛学思想、政绩和人物评价等方面。

学界对苏东坡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最早从南宋起就有“苏学”之称。纵观历代的研究成果,大体以宋代、清代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如南宋已有《南行集》、《雪堂集》等24种,而《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统计,清人注苏著作达7部265卷,仅次于注楚及注杜诗。近代研究苏东坡的资料更多,如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资料汇编》多达140余万字,而关于苏轼的研究专著,影响较大的有林语堂著《苏东坡传》、刘小川著《眉山苏轼》等。

随着学术观念的变化,苏东坡研究专著也呈现出从最早的政治评价向文学、艺术、文化评价转型的态势。出现了大批苏东坡研究的大家,如王水照、曾枣庄、王友胜、刘乃昌等,地域性研究专著也不断涌现,如惠州杨子怡著述的《韩愈寓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及王启鹏著述的《苏东坡寓惠探幽》、《苏轼文艺美论》等。《韩愈寓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各章均有介绍苏轼个人的磨蝎命运、入粤路线和行踪、蛰居惠州的作为、处穷心态、人格思想、文化精神、创作内容及风格、对地方文化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全方位地展现了苏东坡寓居岭海的生存状况,让人看到身处逆境中真实的东坡精神。

三、苏东坡寓惠文化及其对惠州影响

北宋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谪贬惠州,寓居了两年零七个月,时间虽短,但却是其一生重要的里程碑。他在《自题金山画像》诗中自提“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东坡晚年对自己一生真实的评价及总结,可见惠州对其影响之大。

苏东坡在惠虽无实权,但仍为百姓谋福利,推广水力碓磨、“秧马”,解囊修堤治湖,倡筑西新桥、东新桥,请准“钱米两便”的纳税方法,广泛施药,救死扶伤,掩埋无名骸骨等,赢得了惠州人民的真诚爱戴和永久的怀念,使惠州成为全国现存“苏迹”最多的地方。苏东坡寓惠期间,还写下大量诗词散文,如赞颂惠州物产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描绘惠州山水的“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等,其中“玉塔微澜”还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而影响了惠州近千年。据不完全统计,东坡寓惠期间写下诗词、杂文多达近600篇,数量仅次于其在黄州的750多篇,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学术价值蕴厚,在历代文坛中传唱不衰。

苏东坡在惠州传播文明,推广教育,以至后来数以百计的文人、墨客纷纷聚惠,大办书院,推广科举,使惠州人才辈出,之后有进士97人。明庆历年间,广东有州、县学63所,书院41所,其中广州居第一,惠州居第二,可见惠州是当时广东教育最发达的州县之一。苏东坡作为一个贬官,既无实权也无职责,但对惠州却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任应麟在其《修东坡祠记》一文中认为,苏轼能“使惠人没齿不忘”的原因与他“兴学行仁、济人利物”的义举有很大关系。

如今,黄州、惠州、儋州加上东坡出生地眉山四市,每年轮值举办东坡文化节会,不断传承和发扬东坡文化和东坡精神。惠州也充分利用东坡文化效应,积极推介惠州名山秀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文化旅游品牌。诚如清代著名诗人江逢辰所言:“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四、结束语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让后人传扬,但他坎坷淡定、洒脱豁达、百折不挠、勤政爱民的人格魅力更是让人钦佩,他一生也吸纳与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与一般文人雅士不同,有其特殊品质和人格,他对人对事始终平等如一,不分贫富、不分等级,爱民如子。

惠州杨子怡教授在其《论东坡文化精神之核心与惠州文化软实力之提升》一文中认为,苏东坡超旷、倜傥而又自强的人格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胸怀坦荡,大度容人。二是随缘自适,达观自处。他觉得苏轼是一个胸怀坦荡,心直口快,恢宏大度的人,即使对迫害过自己的政敌,也能坦然释怀。林语堂也曾在他写的《苏东坡传》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可以说,他是诗人、画家,是散文家、书法家,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所有這些,都应是东坡人格魅力的具体所在吧!

参考文献:

[1]苏轼撰.东坡志林,韩放主校.京华出版社,2000.

[2]林语堂著.苏东坡传[M].海南出版社,2001.

[3]扬子怡著.韩愈刺潮与苏轼寓惠比较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2008.

[4]王友胜著.苏轼研究史稿(修订本).中华书局,2010.

[5]王启鹏.苏轼寓惠研究综述[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杨子怡.论东坡文化精神之核心与惠州文化软实力之提升[J]. 惠州学院学报,2015(02).

(注:感谢惠州慈云图书馆为本文提供检索到的论文、专著基本信息材料,惠州市文广新局李卫华副局长提供整理的有关素材。)

猜你喜欢

论著惠州苏东坡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学无止境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RBAP96 Mediates Radiosensitivity of Breast CancerCellsviaInteractingwithRetinoblastoma Protein
Relative Expression of Indicators for Wound Age Estimation in Forensic Pat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