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

2016-05-30乌日汗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性转变

乌日汗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下的微观基础转变。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转变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但总体来讲,在中国的转轨时期,这种经济的波动趋于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微观基础的变化。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波动的微观基础发生了一定转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波动程度。

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但也呈现出了周期性的波动,经济过冷或过热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波动的幅度较大,1997年则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明显的经济下滑后国家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逐渐出现复苏态势,到2002年,中国经济基本呈现稳定状态,2003年以来,房地产产业发展迅速,信贷规模提升,到2006年出现经济提升,而2007年和2008年出现高通胀现象,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滑严重,而国家四万亿政策则使得经济在2010年和2011年出现回升,从2011年到现在,中国经济又逐渐趋冷,出现一定的回落态势[1]。

纵观几次经济波动,可以发现经济上升和下降阶段并不对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2006年,中国经济周期性的波动趋于缓和,而在2006年以来,这种波动又逐渐增大,经济稳定性有待提升。

二、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微观基础转变

(一)国有企业变化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政府,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为政府,国有企业不仅要实现盈利,还要兼顾就业、社会保障等多重目标,这属于国有企业的政策性发展限制。为了使国有企业效用最大化,有两种方式可行,一种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一种是将国有企业作为单一的市场主体。

八十年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策性负担问题,一些应当由所有者监督的权力授权给了承包人,这就使得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出现问题,内部控制人不明晰,责权分配不明朗,因此,八十年代的国企虽然有着较强的投资冲动,但预算约束硬化不足。

1999年之后,国有企业改制得到深化,责权分化有着一定的改善,股权多元化得到了发展,因此其预算约束硬化程度提升[2]。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之后,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不断发展,投资行为也发生了转变,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改革成效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非国有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的改制引起了社会利益重组,出现了经济资源流动、失业率提升等问题,这不利于社会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一个规模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非国有企业的存在对缓解就业压力、弥补国有经济改革下导致的经济发展慢速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非国有经济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

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非国有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改革开放之初,非国有经济的规模只相当于国有经济的一半,而在2001年,非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活动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俨然已经成为了市场投资的主力军。

从就业上来看,在1998年,非国有经济吸纳的就业人口就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这说明非国有经济真正的站上了市场经济的舞台。非国有经济的这种变化代表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的配置变化,说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逐渐提升。资源配置包括多种形式,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净值是两个重要部分,前者能反映增量资本配置情况,而后者能反映对存量资本运用情况。

从1981年到1993年之间,增量资本市场化配置的比例为34.76%,1984年之后,增量资本的市场化配置平均为48.4%,增量资本市场化配置比例大大提升。从存量资本的角度看,到现在来看,还不能说完全实现市场化配置,在1994年之后,存量资本的市场化配置达到了65%。虽然经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不完善,但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升,这说明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微观基础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这种变化比较明显[3]。

非国有经济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我国来说,非国有经济的波动并不属于市场性质的波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长期以来,相较于國有经济来说,非国有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其发展依赖于国有经济,因此其经济周期与国有经济周期类似,但在非国有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经济轨道逐渐与国有经济脱离,这从1999年开始逐渐明显了。

第二,政府在支持非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就业率和增加财政收入,因此非国有经济就会收到宏观经济的影响,1998年之后,国企改革使得下岗职工众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政策。非国有经济自此之后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完善自己。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的波动是呈现出一定周期性,在周期性波动下,其微观基础也出现了一定改变。本文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下的微观基础转变。国有企业在改制之后逐渐适应市场化发展,预算约束硬化得到增强,投资行为发生转变,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待加强,非国有经济的市场化资源配置不断增强,在国有企业改革式微时期快速发展,但其经济变化并不完全属于市场经济变化性质。

参考文献

[1]傅鞍安.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和变化特点[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02:96-99+103.

[2]雎国余,蓝一.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60-70+206.

[3]丁志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03:41-46.

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周期性转变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