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汉时期滇国地区的社会发展

2016-05-30刘丽娟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秦汉

刘丽娟

【摘要】:庄硚因回楚路被阻,留在滇地区,率领众人建立滇国。最初的滇部落已是农业定居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与楚国来说,差距仍很大,因此庄硚率部队在滇定居了下来,以带来的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滇地区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使得滇逐步成为劳浸、靡莫各部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关键词】:秦汉;滇国;社会发展

楚威王时期楚国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与中原抗衡,与西南各地联系颇多,楚国想要往西南边扩展自己的势力,于是派庄硚入滇,《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硚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硚入滇之后,以兵威定属楚,将滇地区纳入楚国的领土范围,在领兵返回途中,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

最初庄硚到滇地区时期的社会经济,《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旁平地,肥饶数千里。”,《汉书·西南夷传传》颜师古注:“池旁之地也”,从这写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滇部落已经是农业定居社会了。《史记》又说庄硚之众“变服从其俗”,可以证明当时滇部落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了。而之后庄硚领兵进滇,并在滇地区定居下来,必然带来了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滇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滇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楚人留在滇地区以后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文献记载很少,很多不能作具体的叙述,大多都是根据出土的文物进行推断而得出的结论。

对于滇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青铜农具的使用,促使生产力的发展。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证明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的滇国已处于青铜器高度发展并向铁器时代过度的阶段,出土文物有生产工具700余件,青铜农具的使用,人们开垦了更多的农田和修建了水利灌溉工程,可见当时滇国的水田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了。《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庄硚留王滇池,“分候支党,传数百年”,意思就是说以滇王为盟主,与其他部落相联结,发展成为一种部落联盟,这是楚人在滇地区定居之后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楚人迁入到滇之后,滇国的生产力有了相对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了发展,滇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就其他周边的部落来说更为发达,而也因滇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周边的部落也以滇国为中心发展起来,《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

其次,滇国的畜牧业也很发达,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青铜器文物中有许多奴隶放牧的图像可以获知,当时饲养的牲畜有牛、羊、马、猪等,并起有一定的数量,笔者认为从这段文字中不仅可以发现滇国当时发达的畜牧业在青铜器中,有一些青铜器是狩猎用的,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滇国的人们也从事狩猎,但是对于在生活中的地位并没有明确记载,笔者认为因青铜器出土文物中以农业工具占较多,而狩猎工具只是占了少数,说明当时狩猎并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能是当时贵族们闲暇之余的一项娱乐活动,或许在以滇国为中心的旁边的小部落因农业不发达而从事一定的狩猎活动作为生产中的辅助经济。

滇国当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稻谷和麻,在昆明黑林铺大团山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器盘上,有着明显的稻壳的痕迹,另外在许多墓葬发现了麻绳,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种植稻谷和麻,至于是否还种植其他,因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我们也无从考证。

另外当时在滇地区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是女性,以集体劳动为主,在铜鼓上就描绘了许多妇女把粮食归仓的场面。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如“孕育”、“祈年”、“上仓”、”报祭”和“庆典”仪式。这些仪式分别表示生殖能力,春播祈年,庆賀丰收,祭祀天地祖宗,以盼来年。这是按人的意志托付于农业生产中的宗教仪式,通常由贵族女子担任主祭,众奴隶参加。

手工业在滇国的经济地位,仅次于农牧业生产。手工业也从农业和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并有较高的发展。当时滇国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很高,冯汉骥作《晋宁石寨山出土铜器上所表现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一文中说:晋宁铜器所表现的是一种极高度的青铜文化,无论在鼓铸及造行方面,都达到了极高度的水平,特别是在动物和人物的造行方面,逼真、生动、现实,往往能以有限的面积来表现出伟大的场面,在纹饰方面亦能以平常的事物紧密地与器形相结合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制造出各种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品、乐器、饰物等,据汪宁生的《云南考古》记载:“有的青铜器表面是经过镀锡、错金、鎏金处理,有的还以玉石镶嵌,堪称艺术品中的瑰宝”。

《汉书·地理志》记载,云南境内的俞元出铜,律高出锡,《后汉书·郡国志》又说:“滇池出铁”。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滇地区青铜器的制造提供了条件。

滇国手工业发展还表现在纺织业方面,一般从事纺织业的都是女性,在一个贮贝器上刻画的有当时人们纺织的画面,一个女人坐在中间,像是在监督其他人纺织。在加上前面所说的滇国已有麻的种植,那么纺织的是存在的。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元丰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印,复长其民”。中央王朝将滇国纳入统治范围之类,设太守代替滇王对该地区进行治理,建立起来的郡县政权,为了将其巩固,就要有所应对的措施,不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有所措施,因而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基础,而措施中最重要的就是军屯,汉朝对边远的郡县地区普遍实行该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臣愚以为屯田,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军屯的设置势必就要开辟农田,兴修水利等,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发展了军屯制度,为军屯迁徙而来的兵士们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工具,并且有着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广大地区传播生产技术,生产力得到普遍提高。而其屯户们他们自己空闲之余也要从事手工业,为他们日常生活所需,或者用于交换,这样对社会生产的劳动分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总之军屯对于滇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以上的情况看来,滇地区在当时农业是比较发达的,农产品有了剩余,所以才肯能为那些多数脱离食物生产的专业的工匠们提供生活保障,《史记·西南夷列传》说滇地区“耕田,有邑聚”,可以说是一种实录。

综上所述,滇地在庄硚入滇后便逐渐形成了较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在原有发展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吸纳了大量的汉文化,使社会生产迅速发展,成为劳浸、靡莫各部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滇地区社会前进。而滇地区的生产力,是滇人艰辛劳动和内地文化传播的结果。因此在滇地区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与内地进行密切的交往,与内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彼此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秦汉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促进公正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应有之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秦汉宫苑的“海池”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