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中职学校汉语文教学初探
2016-05-30李建敏
李建敏
【摘 要】汉语文教学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必修课,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汉语文课的教学实际,在此谈几点个人的教学经验和认识。
【关键词】藏区中职学校;汉语文;教学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社会技能人才的摇篮,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汉语文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必修课,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以下是本文对藏区中职学校汉语文教学的几点认识,仅供参考。
一、有效使用語文教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服务人员与初中级技术人员,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符合中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应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关注的问题。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我国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所谓"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而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的教育方式。
由于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和地区的差异性与个性,所以校本课程大都是机动灵活的,而课程的设置也更加顾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的不同情况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效增加了语文学科的活力和生命力。我国藏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不管是当地的自然景观、生态资源,还是朴实无华、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都可以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校本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进行切实体验,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的达成目标
所谓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实施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层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情况,通过变化教学形式、灵活组织班级活动等方式,创设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然后通过分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等方式,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主要依据为"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知层次目标"等。实际上,少数民族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比较适合分层教学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备课就开始分层,直到授课、指导、练习、纠正等各个环节,都分别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入学第一年时,很多学生由于无法适应当地的环境变化(课内环境和课外环境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会逐渐变得胆小,不愿说话。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大声讲话,大方表达;对于具有一定语文基础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在讲话时注意自己的神情和语态,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面对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表情自然、清晰表达、语速得当。由此可见,只有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双向互动效果,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实践体验
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模仿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尤其是语文课程,教师的口语表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掌握汉语的发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经常与学生谈心说话,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在日常生活中为学生创设学习典范,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汉语交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此外,汉语教学要注重实效性,为学生积极创设相应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开展不同的话题讨论,来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语言课一定要注重实践锻炼,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课外教育资源,鼓励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锻炼中,提高自身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多说多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水平。
四、注重听说读写,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在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时,都离不开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因此,汉语教学一定要做到一手抓口语训练,一手抓书面训练。由于口语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所以首先要搞好口语训练,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说,通过阅读名篇佳作来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汉语言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大多数学生的汉语知识都是通过正规的学习途径获得的,而很少是自然习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听说出发,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在听说的同时兼顾读写,这样通过由易到难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走上"听、说、读、写"的良性循环道路,久而久之,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总之,对于藏区中职学校汉语文教学的探索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探寻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学文.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设新的里程碑[J].中国民族教育,2007,(01).
[2] 吴格明.语文教学当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J].语文建设,2001,(10).
[3] 秀本加.小议藏族学生对汉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