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体育教学教材分析质量路径研究
2016-05-30朱袁丹吴爱军
朱袁丹 吴爱军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与融会贯通,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如何有效地进行教材分析,如何让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中得以高效运用,一直困扰着一线体育教师。本文以“水平四篮球教材分析”为例进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给一线教师一些启发,提高对教材的分析能力。
一、依据课标目标引领
有些体育教师,一谈到教材分析就感觉无从下手,主要原因还是忽视了体育课程标准对教材分析的指导作用。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由“教”与“学”构成的,是由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介联合起来的。在体育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抓手和依据材料,必须受课程标准的制约。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必须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是纲领性的指导文件,是体育教学的根基与行动纲领,无论是《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还是即将发行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都是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与理解,应依据课标实施教材分析,这会对教材分析起决定性的作用。
一切体育教学均是以完成课程标准的目标与要求实施的,教材分析时首先应研读课程标准,依据课标进行有的放矢的教材分析。以《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的四个维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为例,进行水平四篮球教材分析,在进行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单元计划安排等环节时,必须基于四个维度目标内容实施课标。
以上是一典型的水平四(八年级)篮球单元教学目标,此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的四个维度目标制定的,单元目标一目了然,对后期的教材分析,如单元计划安排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课时计划二次目标的制定等有很大的帮助,也为进行有效的教材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否则,教材分析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
二、熟知教学内容特性
众所周知,《体育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教材的技术体系,各水平段的教材安排都依据“以目标的达成统领教学内容”。通过教材中单元目标的制定与分析可以看出,在具体实施教学时,如何安排具体的内容,如何让单元目标有效达成,需要体育教师充分了解体育项目的特性与体育项目学习的规律。以水平四篮球教材分析为例,教师需要了解篮球教学的规律与特性。不管是技术教学的先后顺序,还是简单的篮球战术教学顺序,教师均要了如指掌。以水平四(七年级)篮球单元教学第12课时的教学内容顺序为例,此单元教学计划下的内容安排分布如下:原地高低运球(2课时),行进间高低运球(1课时),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3课时),原地单手肩上投篮(2课时),篮球基本技术(运、传接、投综合练习)(2课时),游戏比赛与半场“三对三”(2课时)。当然,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材析者往往会根据学情特点与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改造或再加工,使得教材分析完成由难点往亮点的转变。以九年级篮球单元教学14课时为例:各种运球接龙游戏(2课时),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2课时),篮球游戏(八角传接球)(2课时),单手肩上投篮(2课时),篮球基本技术(运、传接、投综合练习)(2课时),掩护配合“二过一”(2课时),篮球游戏半场“三对三”比赛(2课时)。此单元的内容安排,注入了教师的个人智慧,不拘泥于教材,又不脱离教材,使教材分析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在教材分析时,安排教学内容一定要根据项目特性与此项目教学规律的要求,坚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篮球教学如此,其他球类、田径、体操类项目均可旁征博引,其目的是优化教学内容,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三、精准抓好课重难点
对课程的重难点的把握,能体现一位教师对教材分析的核心能力。在进行教材分析时,体育教师往往会紧抓课时计划(教案)中的教学重难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割裂整个单元教学计划,只考虑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往往会顾此失彼。以下为一个单元教学下的教学重难点(表二)。
在进行教材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单元计划,注意各教学内容之间重难点的不同侧重点。如单元计划重点是“各技术动作掌握”(表二),此单元下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均以“技术”为重点进行主抓。因此,在制定各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紧紧围绕单元计划重点,有针对性地根据重点内容对课堂进行把握。另外,在制定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时,也要兼顾教学内容间的重难点。如“原地高低运球”教学难点是“对球的控制能力”;而“行进间高低运球”教学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性”。其实一个是原地高低运球,一个是行进间的高低运球,看似差别不大。但在教学中,第二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与第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有着明显的递进关系,要求二明显高于要求一。这也是制定者兼顾内容安排与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来制定的。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单元计划下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如何精准地抓好课的重难点,对于提高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熟知常用教学法
教材分析目的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如何达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必须根据学情特点,在一定的教学资源下,选择适合此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与方法。通过表三可以看出,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法。
从目标与教学的根本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表三”篮球单元计划中第一个学习内容为“原地高低运球”,此教学内容为两个课时,这两个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第一课时会采用完整法、分解法与直观法等,而第二课时更多的是采用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时,应根据课时内容的特性、难易度、技术教学顺序等进行选择。如“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可以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般不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因其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不宜采用分解法,可采用直观法、示范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是在教材分析时必须加以关注的。再次,就是根据学情加以分析。对于学情分析,也是教材分析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基于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储备、生理与心理特点,个体间的差异等,在选择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或教学模式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目的地选择并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只有对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特点熟知的情况下,才能在教材分析时,将这些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各类教学中,使得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与效果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本文以一个篮球单元计划为例,简单地阐述了如何进行教材的分析。只有有效地提高分析教材的能力,才能在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指引下,明确教学重难点,分析体育学习任务,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在教材分析的同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情对教材内容的可接受性,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模式,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加工和再组织。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对于教材的分析,一定要抓住核心的思想与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使得学习目标能够高效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完成教师对教材分析从难点到亮点的华丽转变,从而提高教材分析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