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实词复习的方法
2016-05-30赵芳
赵芳
摘 要: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学生掌握实词的程度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影响巨大,特别是一些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更需要在文言实虚词的积累和判断方法上多下功夫,从而提升理解和分辨实词词义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实词;考点;语境;意义
高三复习到了文言文阶段,文言实词成了文言学习中的一块硬骨头。高三复习时间紧,实词范围大,师生心理压力更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从容有效地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对于此处的考点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的是文言实词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具体意义,而不是机械地照搬字典上面的词条意思。“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就是要考查考生运用文言知识理解具体语段的能力,而不是考查文言的字典意思;“考题在课外,知识在课外”,万变不离其宗,课内的重点实词是考查的依据。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就可以作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
文言实词有两种考查形式:选择题的形式和笔答题目,即文言文翻译。一是考查学生的主观判断,二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因此,在对文言文实词积累的基础上,对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与技巧指导势在必行。
一、结合语境分析
万变不离其宗,一个词语的意思也必须在它的具体语境中才可解释得通。语境包括内语境和外语境,内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外语境指的是实词所在的整段文字,甚至是整篇文章。单个词语具有多义性,而一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的语境就相对稳定,具有指向性,这样我们就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比如,“(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中的“应”为“应答”的意思。又如,“所举应法,得其罪辜”中的“应”是“告发、举报”的意思。
二、运用结构分析法
古人讲究对称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在意义上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据此,我们可对具体语句中的实词意思进行判断。古人在描写议论时往往使用对举句、互文句来增强语势,位置相对处的词语就可能出现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前后句子里的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来推断未知词语。
例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年龄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陈述 C.间以婀娜之声:间或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接近
正确选项为C项。从语境看,该句是曾国藩批评“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中“辞多俪语”的不良文风。根据与前句“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的结构分析,可知本句与前句中的“缀”当同属动词,此处可译为“间杂”“夹杂”“穿插”等,因此答案是C。
三、利用语法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去推断词义。在语法中,句子本身的结构比较稳固,有自身的组合规律。主语、宾语多是名词、代词、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往往充当谓语成分,定语常常是名词、代词或形容词,状语则多由副词来充当。我们可以根据词的语法位置,来推断它的词性和词义。比如,“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是主语,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因此可以推断“信”应该是名词,和“誓”同义,应该当作“信言、誓言”来理解)。
四、复合词语互推法
即根据复合词语中相邻的字来相互推断词义,由已知词义来推知未知词义。合成词往往是由同义或反义的两个单音节语素组成。同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是同义复用,因此,可以凭此来相互推测词义。例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击”的“考”字,不太常用,但是可以考虑它和“击”并用,大概可以推断是同义复指,“击打、敲打”的意思。)
五、入句检测法
即暂且把题目中的解释视为正确的,然后把题干所给的义项解释代入句子,联系句子看是否解释得通,在上下文语境中是否恰当,解释准确没有滞碍之处的就可以视为正确答案。
例如,“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於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计布匿濮阳周氏。”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匿: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根据语段可以分析是A句。因为前一句是高祖要购求,即悬赏季布。高祖估计季布会藏匿在濮阳周家,而不应该隐瞒了周家。所以,可以判断选项是A项。
当然,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还有很多,在此我们只分析几种常见且适合高中生学情的方法。在学习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立足课内,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学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教师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能在学习中积累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