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5-30张媛赵亮
张媛 赵亮
摘 要:网络时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无疑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上网几乎成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生活,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必须看到,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使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起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信息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伴随着大学校园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思维活跃,求知欲望盛、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无疑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上网几乎成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内容,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扩宽了大学校园的领域,大学网络是对大学校园实体的扩展,因此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
在校园网络上,多重价值判断标准、尤其是某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观念的存在和传播,势必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在为大学生提供人际接触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院系、班级等传统人际组织形式的作用,造成了人际交往虚拟化、等距化和现实关系疏离化的倾向。交互模式的改变也容易使一些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排斥,导致冷漠、孤僻、情感缺失,从而引发心理问题,产生不和谐因素。
面对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时代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不断弱化,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和发展的新规律,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
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隐含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各种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隐性教育包括:榜样人格感染、环境渗透、校园文化渲染、艺术熏陶等等方式。
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几乎全体学生都是网民。他们用网络了解社会、搜集学习资料、撰写论文、休闲娱乐等等。我国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已经有不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先例,但是仍存在着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枯燥古板、难以吸引关注因而点击率低、更新慢、资源分散等等问题。因此,创新网络隐性思政方式方法成为迫切需要。
一、建设形式新颖的校园网
大学生在校期间最经常上的网络之一就是校园网。学生用校园网了解学校各项动态与通知、查询专业研究资源、掌握就业招聘信息和政策、了解学校的教务教学信息等等。学生几乎每天都要上校园网才能顺利进行学习和生活。因此校园网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阵地平台。校园网应活泼生动、紧跟时代、能吸引学生眼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轻松形式,从满足学生所需、所想、所求、兴趣所在的角度.在报道学校的校园活动时用生动鲜明的照片、活泼时尚的文字,在潜移默化中把健康、积极的思政教育思想融入网页。针对学生对于国际政治、社会民生、切身利益等相关问题高度关注的特点,校园网可以开辟评论时事专栏.不用旗帜鲜明地表明教育立场,而只是实事求是保持中立地列举事实和前因后果,由学生自己分辨孰是孰非,隐性地引导大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此类现实问题的政治导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们把维护祖国统一、世界和平、自强自立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浸润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湖南大学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岳麓书院数字博物馆,2005年,建成“虚拟校园”,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书院数字博物馆,将校园文化精髓生动活泼地“搬”上网络。
二、用合适的方式引导论坛、微信和微博等交流平台
大学生年轻气盛,有知识有见解,因此非常希望可以有自己发表观点的平台。十分渴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并以此作为自己价值的一种体现。论坛、微信和微博等已经成为学生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在这些平台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位置。并具有隐匿性的特点,因此学生更容易表露真实的观点和思想状态。高校可以据此主动把握交流引导的平台,一方面用平等的身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让学生的思想和情绪有一个宣泄的渠道.并引导其把握正确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09年,湖南大学由23名全国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组成的名师团队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新浪网和湖南大学校园网集体开设博客,并受聘为大学生兼职辅导员。同年,湖南大学百名辅导员集体开博,内容涵盖学生学习辅导、贫困资助、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各个方面。目前,该校126个辅导员博客已经成为服务大学生的崭新网络平台,将传统思政教育与网络思政教育相结合、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上的进一步延伸和探索。
三、开设网络心理咨询
由此打破师生之间的身份隔阂,教育双方可以通过网络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和信任,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引导比以老师的身份进行强制式教化的效果和持久性都要好得多。辅导员可以撰写生活体验、人生态度、工作心得或热点评论等有积极教育内容的博客,学生可以评论,教师可以站在平等客观的立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使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地受到教育者的思想影響,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另外,师生交流的过程使教育双方深入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使双方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信息的反馈,更新和改进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从而缓解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应该在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中贯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求学态度、百折不挠的抗挫折能力、协商合作的团队精神等等。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求实创新。还需要将高校全体教师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各学科教师都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藏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学科教育.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将育人育德任务视为己任。
(作者单位:空军勤务学院社科部)